女籃亞洲杯中國隊打印尼,說是輕取,其實用“碾壓都不為過,110比59,這分差擺在那里,論過程沒啥懸念,但場外場內的故事,遠比這場比賽本身有看頭,張子宇13分的數據不算炸裂,但她的存在感、她的角色轉變,才是全場最大的焦點,至于李夢,不是在場上的李夢,而是那個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浪,這回是真的要和國家隊漸行漸遠了。
先說場面,開場韓旭就像開掛一樣,攻防兩端都在主導節奏,首節分差就拉到20,后面直接進入垃圾時間,宮魯鳴也沒藏著掖著,12人輪番上,全員都有得分,氣氛松弛到像在打教學賽,印尼整體實力確實不在一個檔次,沒什么參考價值,但宮導的用人思路已經非常明確,這次亞洲杯就是要借機試陣、磨合,順便解決幾個老大難問題。
問題來了,張子宇到底是怎么“取代李夢的,這不是說兩人位置一樣,而是說隊伍的核心構建思路變了,以前中國女籃鋒線是李夢的天下,三分、突破、經驗全靠她撐著,但這兩年李夢的膝蓋情況大家都知道,攻防轉換跟不上,突破和防守基本告別,剩下一個三分外線,放在俱樂部還能刷刷分,到了國家隊這種級別,基本成了功能性球員,宮魯鳴這次干脆就沒帶她,鋒線直接考察新面孔,意思已經很明顯。
張子宇的上位,其實是籃協和教練組的主動選擇,這姑娘身高臂長、籃下統治力強,打法又硬,關鍵是適應成年隊節奏的速度比預期還快,別看U19世界杯中國國青被葡萄牙、尼日利亞爆冷,核心問題就是沒了張子宇,球隊就像群龍無首,誰都能被沖一波帶走,這一輪操作其實就是提前為巴黎奧運甚至洛杉磯奧運做準備,宮導寧愿她錯過U19世界杯,也要讓她在亞洲杯提前“漲球,說白了,這就是為大賽練兵。
說到這兒,李夢的落幕其實早有預兆,宮魯鳴和籃協不是不尊重老將,而是現實擺在那兒,現代籃球對鋒線要求太高,不只是得分手,還要能防、能跑、能突破,李夢這套“只投三分、不防守的路數,放在五年前還能混,現在全世界都在提速、提強度,留給她的空間真的不多了,這不是情懷能解決的問題。
當然,張子宇并不是完美無瑕,今天對印尼,她確實讓對手只能用犯規來限制,但這更多是級別碾壓,真到半決賽碰澳大利亞、日本那種高強度、快節奏包夾,能不能打出同樣統治力還真是問號,印尼的鋒線和內線都偏矮,她能輕松拿球、背打、得分,換成日本那種整體協同防守和速度,張子宇未必能舒服出手,如何用好她,才是接下來中國女籃最大的課題。
再說說這場比賽的意外收獲,小前鋒翟若云,這姑娘進攻能突能投,防守也有一手,今天的表現直接把李夢的回歸路堵死了,說難聽點,國家隊現在更需要這種攻守全能、沒有短板的年輕鋒線,打強隊時能換防、能拼體力,打弱隊還能刷一波數據,觀眾看著也踏實,這就是新老權力交替的現實。
說到底,這場大勝印尼只是開胃菜,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小組賽輕松過關沒啥好吹的,半決賽、決賽遇到日本、澳大利亞,才是真正的分水嶺,張子宇能不能扛住、球隊能不能找到新節奏,才是中國女籃未來兩年最值得關注的點。
很多人還在惋惜李夢,但體育場就是這樣,不進則退,沒有“情懷保送,只有“你行你上,新老交替很殘酷,但也是競技體育最真實的樣子,誰能適應新節奏、誰能頂住壓力,誰就是主角,否則只能成為看臺上的“前浪,給后輩點贊或者回懟幾句,話語權已經慢慢轉移了。
總歸一句話,中國女籃現在的這套班底,天賦和潛力都有,但距離世界頂級還有差距,張子宇是最大希望,但不是萬能鑰匙,宮魯鳴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球迷們可以期待,但別飄,真正的大考還在后面,亞洲杯只是第一仗,別被一場大勝沖昏了頭腦,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