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遠”志愿服務隊奔赴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開展板栗產業發展專項調研。此次活動旨在摸清當地板栗產業的發展脈絡與現實挑戰,為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服務隊前期已通過文獻檢索、電話訪談等方式完成基礎信息收集,為實地調研的高效開展做好鋪墊。
調研首站,服務隊來到大別山農業智慧園。園區負責人圍繞板栗產業的現代化發展路徑展開介紹,從品種改良的科研成果,到標準化種植的技術規范,再到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情況,系統展現了羅田板栗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升級實踐。隊員們重點關注到,園區正搭建“線上商城+線下體驗”的融合平臺,通過展示板栗酒、板栗粉等深加工產品,拓寬消費場景,提升產品附加值。
離開智慧園后,服務隊前往周邊的板栗種植園。漫山遍野的板栗樹長勢喜人,隊員們穿梭于林間,仔細查看板栗的掛果密度、果實飽滿度,并向種植戶請教修剪、施肥等管理技巧。種植戶介紹,羅田板栗因地理環境獨特,形成了多個優質品種:如九資河的中果紅栗,果形端正、甜度較高;勝利鎮的油栗,果皮光滑、含油量豐富,不同品種的差異化特征為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基礎。
最后,服務隊走進三里橋村委會,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召開座談會,深入探討板栗產業的發展瓶頸與破局思路。據村干部介紹,近年來當地通過政策引導擴大了板栗種植規模,但產業鏈條仍顯薄弱:初級產品占比超八成,深加工環節技術落后;散戶種植為主的模式導致標準化程度低,議價能力弱。同時,青壯年勞動力外流使得采摘效率下降,而傳統儲存技術簡陋,損耗率常年維持在15%以上。不過,村里正嘗試與外地加工企業合作,建立“訂單種植”模式,通過提前鎖定銷路穩定農戶收入。針對產業活力不足的問題,村民代表提議,可結合當地生態資源,開發板栗主題研學活動,吸引城市游客參與種植體驗,激活產業新動能。
此次調研讓“志遠”志愿服務隊全面掌握了羅田板栗產業從種植管理到市場流通的全流程現狀,既見證了產業規模擴張的顯著成果,也深刻認識到產業鏈條短、抗風險能力弱等突出問題。服務隊將對調研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形成包含技術引進、模式創新、政策建議在內的調研報告,助力羅田板栗產業突破發展瓶頸,讓這一承載著鄉土記憶的特色農產品,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圖為講解員在介紹羅田中草藥相關知識。 張曉曼 供圖
圖為隊員正在了解智慧園的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 張曉曼 供圖
圖為隊員體驗板栗的采摘過程。 張曉曼 供圖
圖為三里橋村書記對團隊調研報告提出改進意見。 張曉曼 供圖
圖為兩名村干部與團隊成員討論羅田板栗發展前景。 萬佳 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