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清遠市衛生健康局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承辦,南方都市報社、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清遠市健康教育中心、連州市衛生健康局、豐陽鎮人民政府協辦的“健康廣東科普進鄉村暨中大名醫下鄉送健康”活動深入清遠連州。
針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農村健康資源薄弱問題,活動通過義診集市、基層醫生培訓、企業健康科普、入戶診療四大板塊,將省級優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王劍莉在現場強調:“基層醫務人員要發揮健康‘守門人’作用,將科普宣教融入日常診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權威健康知識。”
健康集市:
多學科專家組團解民憂
連州市豐陽鎮廣場的“健康集市”匯聚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12名專家,義診區、互動區及科普區三大功能區人流如織。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張昆的診位前排起蜿蜒長隊,一上午為30多位頸肩腰腿痛患者施針。“約1/3患者患有肩周炎,”他邊施針邊叮囑,“撿拾物品要先屈髖再屈膝,減輕膝關節壓力。”
張昆為患者義診。
內科診區中,63歲的陳叔因長期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被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鄒增城發現存在心腦血管損傷風險。“您平素血糖、血壓波動大,胸悶頭暈是危險信號,”鄒增城現場開具中藥方,并嚴肅建議,“必須盡快到心內科、內分泌科專科檢查,必要時做冠脈CT和頭顱磁共振。”骨科副主任醫師莊澤則為53歲的吳女士破解足底筋膜炎難題:“口服抗炎藥配合沖擊波治療,再用矯形鞋墊支撐足弓,能有效緩解長期站立勞損。”
鄒增城為患者義診。
兒科診臺前,主治醫師戴振源正對憂心忡忡的李先生解釋:“6歲半女孩身高1.1米、年增長不足5厘米,需立即排查生長激素問題。”他反復強調,“3-12歲是干預黃金期,若孩子身高持續班級末位或衣服尺碼兩年不變,必須及時就診!”
戴振源為患者義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吳京洪表示:“中山三院作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將通過醫聯體建設、遠程會診持續支持基層醫療能力提升。”
村醫充電:
父女同堂學慢病攻堅
在連州市人民醫院培訓現場,新塘衛生站“95后”村醫鄧菁與父親——萬家衛生站的老村醫并肩而坐。當內分泌科專家曾文解讀2024版糖尿病指南時,父女倆同時舉起手機錄像,女兒甚至調出微距模式捕捉PPT細節。“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達12.4%,患者1.4億居全球首位,但血糖控制率僅50%,”曾文以數據警示,“更嚴峻的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的1.9-2.26倍!”她要求村醫將OGTT檢測納入高危人群年度篩查,并現場演示胰島素注射技巧。
曾文進行醫生培訓。
心血管專家趙云躍則用血壓計模型演示基層防治策略:“心腦血管病占2021年農村死亡人數的48.98%,而高血壓控制率僅16.8%。”他提出“健康六要素”——合理膳食、控體重、規律運動等,并舉例說明:“每天快走30分鐘,收縮壓可降4-9mmHg。”
趙云躍進行醫生培訓。
連州市衛健局局長李建成現場感慨:“這類培訓是補齊基層短板的及時雨!”
在連州市人民醫院舉辦的基層醫生培訓,吸引了近百位當地村醫參加。
企業課堂:
噪聲防護與兩癌篩查并重
“脈沖噪聲(非連續性噪聲,如建筑工地打樁聲)對聽力的損傷遠超穩態噪聲!”在清遠民族工業園會議室,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專家陳慧清建議勞動者在噪聲環境下全程正確佩戴護耳器,例如防護耳塞、耳罩。針對近日全國多地的連續高溫,陳惠清特別提醒:“若出現皮膚干熱無汗、體溫超40℃等癥狀,需警惕熱射病,這類重癥中暑死亡率極高。”此外,她還強調職業病診斷可跨區域申請,勞動者可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戶籍地或常住地具備資質的相關機構申請診斷。
陳慧清向企業員工科普常見職業危害的預防與應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專家蔣慧云醫生重點解析宮頸癌與乳腺癌篩查策略。她表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子宮頸癌主要致病“元兇”,建議25-29歲女性每3年做一次細胞學檢查;30-64歲女性可每5年進行一次高危HPV篩查,或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檢查,也可以每5年進行一次聯合檢查;65歲以上女性滿足條件者可終止篩查。乳腺癌防治方面,40歲以上普通人群應每1-2年進行“乳腺X線+超聲”聯合檢查,高風險人群需提前篩查年齡并增加頻次。講座現場氣氛熱烈,針對HPV疫苗熱點問題,蔣慧云特別強調:“鼓勵個體接種HPV疫苗,但疫苗不能替代定期篩查。”
蔣慧云向企業員工科普女性兩癌篩查知識。
入戶送醫:
康復專家探訪傷殘、失能患者
城南南坪村昏暗的堂屋里,中山三院康復科主任醫師丘衛紅半跪在地,輕抬75歲吳阿姨的左臂。“20年前摔傷后,您總不用左側身體,現在連端碗都抖,”她將木勺塞進老人患手,“從今天起,每天用左手撿100粒黃豆,安全前提下多走路,否則肌肉會像生銹的機器徹底報廢!”
丘衛紅進行入戶義診。
在另兩戶失能家庭,丘衛紅團隊發現卒中后康復的共性難題:家屬盲目按摩加重痙攣,臥床患者壓瘡頻發。她現場教家屬一些簡單易行的康復和護理手法,并詢問隨行基層醫生:“衛生站有康復踏車嗎?這些患者急需器械輔助訓練。”
丘衛紅進行入戶義診。
據悉,目前清遠連州在鎮街級基層醫療機構已開始配備康復專科的軟硬件人員設備,但村居級衛生站仍未配備。
隨著丘衛紅主任率領的入戶團隊為農村地區殘疾、失能患者逐一開展仔細評估和專業指引,這場貫穿“集市-企業-培訓-病榻”的健康行動,正將省級三甲醫院的溫度傳遞至粵北鄉村的最后一公里。
總策劃 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 王衛國 李陽
統籌:尹來 王道斌 游曼妮 葉可可 關健明
執行/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云 王詩琪 實習生 溫瑋
視頻:馬強
執行:麥毓軒
設計:李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