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能源客車銷量狂飆了。
今年6月,新能源客車交出了 "雙增長" 的成績單:23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重點企業(不包含未報備企業數據)月銷5499輛,同比增長62.74%,環比增長74.57%。
這個成績,不是簡單的市場躁動,更像一場醞釀已久的行業變局 ——政策、市場、技術三股力量共同托舉,把新能源客車從 "政策驅動" 的舒適區,推向 "價值競爭" 的深水區。
6月銷量:
宇通穩居高位 金龍沖到第二
遠程大漲排第三
新能源客車市場的強勢增長,是政策、市場、技術共同推動的結果。“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深入落地,刺激了公交市場更新;暑期旺季讓團體通勤、旅游包車的需求集中爆發,給新能源客車市場添了一把火;客車制造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讓車輛性能更好、續航更長、舒適度更高,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所有的外因,讓6月的新能源客車市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競爭大戲。
6月,宇通客車穩坐頭把交椅,賣了1687輛新能源客車,同比大增90.62%,環比大增96.62%,市場份額高達30.68%,比5月份還提升了3.44個百分點。宇通客車能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穩居高位,得益于其在技術、產品、渠道、服務上的深厚積累,從而構成了強大的護城河。
廈門金龍的表現也很亮眼,從5月份的第六沖到第二,6月份賣了567輛新能源客車,同比增長71.82%,環比大增167.45%,市場份額為10.31%,比5月份提升了近4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金龍客車所采取的"以租代購"方案,通過降低購車門檻有效地綁定了客戶,有效地推動了銷量的增長。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6月份賣了517輛,位居第三,同比增長2250%,環比增長98.08%,市場份額為9.4%。它的同比漲幅如此之高,跟上年同期基數較低有關。但不管怎么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說明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的發展勢頭很猛。
中通客車6月份賣了452輛,位居第四,同比大增98.25%,環比增長19.89%,市場份額為8.22%。比亞迪6月份賣了389輛,位居第五,同比下降0.77%,環比下降9.32%,市場份額為7.07%。這兩家企業也是行業里的老面孔了,一直穩扎穩打,保持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亞星客車環比增長1245%,單從漲幅看也很亮眼,但是269輛的銷量基數太低,能夠保持向上的勢頭并提升銷量才是關鍵。
前十名中有八家實現同比增長,七家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這說明整個行業的發展態勢還是不錯的。不過,也有企業沒能跟上這波增長的節奏,市場競爭的殘酷性,由此可見一斑。
半年盤點:
宇通/比亞迪/中通三強穩固
安凱逆襲進前十
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來看,整個市場的格局更加明朗。
今年1-6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達到20788輛,同比增長33.14%,這說明新能源客車市場正在穩步回暖。
宇通客車以累計5493輛的銷量穩居行業第一,同比增長39.13%,市場份額高達26.42%。這說明,宇通客車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布局和服務體系的全面發力,構筑起了強大的競爭壁壘。
比亞迪也是個狠角色,排名第二,累計銷售新能源客車2339輛,同比增長11.49%,市場份額為11.25%。
中通客車排第三,累計銷量為2052輛,同比打增160.74%,市場份額9.87%,高增長態勢明顯。
廈門金龍排第四,累計銷量為1844輛,同比增長61.75%,市場份額8.87%;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排第五,累計銷量為1477輛,同比漲幅是榜單上最大的,達到了318.41%,市場份額7.11%。這兩者都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安凱客車,繼年初短暫躋身前十后,再次殺回榜單,累計銷量為551輛,同比增長11.99%,市場份額為2.65%。
前十名企業里,有七家企業實現了同比增長,這說明行業里還是有不少企業抓住了市場機遇,市場整體向上的趨勢也是比較明確的。
當政策補貼逐步退坡,當技術瓶頸持續突破,新能源客車市場的競爭,將是技術底蘊、產品實力、服務質量的綜合實力的較量!下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們能否抓住機遇,實現新的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