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89師師長余光茂,在朝鮮戰場打出非常好的成績,完成作戰任務后返回北京進行述職。
外界普遍都感覺他將會受到表彰,可是情況卻發生了變化,余光茂師長剛抵達北京,就因赴朝參戰途中的違紀行為而受到訊問。
1950年,志愿軍第89師師長余光茂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所里,寒氣直往骨縫里鉆。他剛剛接到緊急命令:立即入朝,增援前線。
一列載著89師士兵的火車駛向北方。東北大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在月光照耀下顯得格外寂靜而蒼白,來自南方的新兵們緊緊挨在一起,他們身上那件單薄的棉襖根本無法抵御這刺骨的寒冷。
越往北走就越冷,余光茂皺著眉頭,瞥了一眼溫度計,那水銀柱已經降到了零下30度以下。
他突然轉身,軍靴踩過車廂里結了霜的地板,大步地推開了政委王直所在的包廂門。
老王,你看這寒潮!余光茂指著窗外冰天雪地,我們帶的這點薄棉被,到了朝鮮那冰窟窿里,就跟一張紙一樣不頂用!還有那些車輛裝備,要是不加防凍液,估計走不了多遠就得歇菜!
王直看著站臺上那些直跺腳取暖的戰士說道:可上面命令咱們得直接到安東,半道不能停啊,照這么凍下去,都得凍傷凍病的,還怎么上戰場?
余光茂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那搪瓷缸都被震得跳了起來,我們倆聯名給兵團發電報,就說在沈陽停一天,出了事我扛著!
火車一到沈陽站,就地停了下來,站臺上已經積了一層厚厚的新雪。兵團那回電報說“同意”,不過后面還跟著句嚴厲的警告,說下不為例。
可余光茂這會兒哪還管得了這些,他心里都是那1萬多名戰士在朝鮮的安危,軍需官剛報上來的數字讓他心里非常緊張:全師上下,棉衣棉被加起來才6000多套,平均兩個人得擠著用1套。
拆!余光茂說得斬釘截鐵,把所有棉被都給我拆了!命令一出口,周圍的人都愣住了。在被服倉庫里,戰士們摸著那嶄新的軍綠色棉被,心里不明白為什么!
一床棉被可是能保半條命!耳朵凍掉了還怎么聽命令?手指凍僵了又怎么扣扳機?余光茂一把抓起一床棉被就給撕開了,改!
把這些布料改成護耳的、遮臉的、手套、護膝,只要能多保護一點皮肉,那就是多一份活下來的希望!沈陽那家被服廠的縫紉機響了一整夜。
40多臺機器旁邊,女工們眼睛都熬紅了,可手上還是不停地忙活著。
廠長老趙嗓子都啞了,還大聲喊著:志愿軍在前方打仗拼命,咱們流點汗算啥!車間外面,聽到消息趕來的沈陽老百姓,抱著自家的棉被,在風雪里排成了長隊。
有個包著頭巾的大媽,把手里的棉被硬塞給小戰士說道:孩子拿去吧,大娘家里炕頭暖和著呢!
寒夜里燈火和蒸氣把黑暗撕開了一道口子。在那雙巧手下,一床棉被變成了5副護耳、4個遮臉的、6雙厚厚的手套。
棉花絮子在手指間飛來飛去,縫紉機的針頭在布上走得密密麻麻,就像在繡一條條保命的線。
等到火車又要開動,汽笛一響,每個戰士的背包里都塞上了這些“破例”做的護身符,到了朝鮮那冰天雪地的地方,它們就是保住體溫、護住性命的最后一道防線了。
火車又要開了,余光茂的眉頭還是緊緊鎖著。他把通訊參謀叫來,下了第2個讓人吃驚的命令:趕緊跟沈陽所有友軍聯系!
只要能借到的電臺,一臺都別落下全給我弄來,借條我來寫,白紙黑字,我余光茂認賬!師長,這可超編太多了啊!通訊科長急得滿頭大汗。
朝鮮那全是大山溝子!團部要是聯系不上營連,這仗還怎么打?余光茂說道?:現在別跟我提什么規矩,戰場上能救人命的,那就是最大的規矩!
通訊參謀們頂著大雪,在沈陽的各個駐地之間來回奔波。當火車帶著多出好幾倍的電臺,駛向那炮火連天的地方時,余光茂在晃晃悠悠的車廂里,簽下了最后一張借條。
字還沒干呢,一抬頭,窗外已經閃過了鴨綠江鐵橋那黑壓壓的鋼架子。
朝鮮戰場的殘酷遠超想象。長津湖戰役期間,零下40度的極寒吞噬著一切。兄弟部隊行軍途中,整連戰士在雪地里坐下休息,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凍僵的遺體保持著持槍警戒的姿勢。運輸隊的汽車在盤山路上凝固成鐵棺材,防凍液匱乏的引擎在嚴寒中徹底罷工。
別的部隊因為凍傷,人員少了30%,可89師的陣地上還是變化?不大?。戰士們戴著棉布做的面罩,呼出的氣都是白茫茫的,手上的棉手套讓手指還能靈活地裝子彈。
最重要的是,那些“破例”借來的電臺,在山高林密的地方搭起了通訊網,信息傳遞可順暢了。
敵軍的坦克隊伍正順著3號公路往北跑呢!營長的聲音在耳機里沙沙作響。余光茂躲在掩體里頭,作戰地圖上代表敵人的藍色箭頭還沒畫全,各個營的阻攔安排就已經啟動了。
別的部隊因為聯系不上錯過了好時機,而89師的命令卻靠著那些破例增加的電臺,直接傳到了最前面。
云山反擊戰那個雪夜最能說明問題。一場陣地爭奪戰,兄弟部隊一個團因電臺出了問題導致聯系不上,結果增援晚了6個小時,陣地就這么丟了。
可89師七團三營在電臺的指揮下,冒著大雪走了15公里,像把尖刀一樣插到了敵人邊上。
大雪紛飛中,戰士們戴著棉護耳,手都凍紫了,還拉著了手榴彈。剛搶來的美國電臺里,傳來了營長那沙啞的歡呼聲:高地咱拿下了!
硝煙散盡時,兵團統計的數字令人震撼:在零下40度的極寒中,89師凍傷減員僅400余人,不及兄弟部隊的零頭。
當調查組帶著上級的質詢進駐時,戰報上的數據讓他們陷入沉默,殲敵數兵團第一,裝備完好率高達91%,凍傷率僅4%。
棉被改制違反后勤條例?可就是這些拆解的棉布片,讓戰士們的耳朵避免被寒風吹掉!老司務長指著活蹦亂跳的小伙子。
調查組的筆尖在紙上懸停。電臺超編不合規章?云山戰斗要是晚到半小時,敵人援軍就把我們包餃子了!
通訊科長拍著美制電臺的金屬外殼,機器上“沈陽炮縱暫借”的油漆字跡猶在。
調查組負責人最終合上卷宗,對余光茂行了個軍禮:余師長,你們的情況我們沒什么好說的了。
在沈陽站那驚心動魄的24四小時里,棉絮紛飛的被服廠車間中,每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都在無聲訴說:真正的戰場法則,永遠鐫刻在保存生命、奪取勝利的實踐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