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軍進行了一次授銜,這是中央對那些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給予的榮譽表彰。而這次授銜中被授予上將的就有57位,不過在這些上將中也是分等級的,如果是按照戰斗力來進行劃分的話,那么評定的標準又是什么樣的呢?
而這些戰將也被分別了三個級別,每個級別評判的標準不同,他們為革命做出的貢獻也就不同。首先就是第一級別,都是戰斗力超強的存在。這其中自然有韓先楚,他的軍事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尤其是在1950年解放海南島的時候,面對之前金門島的失敗,不少戰士都出現了畏難情緒。
可是韓先楚卻堅持提前對敵人發動進攻,并且帶著40軍第一個登上了海南島,將薛岳打造的柏林防線,在三天內給瓦解了。這場戰役結束沒多久,朝鮮就爆發了戰爭,而美國竟然封鎖了臺灣海峽,由此可見韓先楚提前解放海南島的決定是多么的正確,不然海南島也將會成為與臺灣一樣的問題島嶼。
陳明仁指揮最出色的戰斗就是在四平。1947年6月在面對林彪帶著十萬兵馬進攻時,陳明仁帶著國軍守著東路,并且用吉普車將指揮所的大門給死死地堵住,帶著沖鋒槍在旁邊督戰,只要是誰后退,就等著軍法處置。
四平的建筑是比較堅固的,不管炮火怎么轟炸也都無法打開缺口,陳明仁就卻倚仗這樣的防御工事,同東野奮戰到底,最后林彪的部隊損失嚴重,只能選擇了撤退,而毛主席知道后,都說陳明仁的能力遠在林彪之上。
第二級的出色將領,雖然擁有卓越的功績,可是在戰場上所扮演的角色,還有際遇不同,使得他們沒有上到戰略層面上。首先就是許世友,打仗勇猛,尤其是指揮濟南戰役時,只用了幾天就將濟南城攻克,可是在大兵團作戰上,他卻是不怎么擅長的。
賀炳炎是被稱為獨臂英雄,日軍在他面前都不敢叫囂,可是卻沒有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宋時輪曾帶著九兵團在朝鮮戰場上,與敵人在長津湖的戰斗,使得敵人損失嚴重,不過在這場戰斗中,九兵團出現了嚴重的非戰斗減員,而這也看出宋時輪在后勤方面的不足。
陶峙岳是從國軍那邊起義來的將領。1949年由于他的影響,在新疆的十萬國軍選擇起義,不過他并沒有參與核心戰斗,這也是因為他長期在邊疆駐守,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長處。第三等級的將領是在專項中發揮所長,卻沒有在一線戰斗中頻繁出現。李濤是在軍委擔任作戰部長,屬于智囊團的一員,在參謀方面的能力強,卻沒有上戰場領兵作戰。
呂正操在地雷戰,地道戰還有百團大戰中都發揮過所長,也立下戰功,不過建國后就留在鐵道部,而他的軍事能力并沒有完全顯露。董其武是很有代表性的,在傅作義手底下作戰勇猛,深受重用,不過起義后,他曾為朝鮮戰爭做出過大貢獻,雖然不是親自上戰場殺敵,卻保證了空軍在朝鮮作戰的后勤補給線,這一點就無人能及,毛主席對他也是稱贊有加,還說他不能不被授予上將,這可以看出他在部隊作戰中起到的協調作用。
1955年那些被授予上將的將領,他們都為革命做了貢獻,而這些榮譽也是他們應得的,不過在這些將領中,純軍事主官的有37名,所以在劃分戰力等級時,也就會從他們中進行評比,而被點名的這些將領,他們并不是說排名有多靠前,只是他們很有代表性,所以這些人是非常值得尊重與學習的,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國家才有如今的模樣,我們要從心里尊敬他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