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下班回家,繞小區三圈都搶不到車位,現在停到白玉蘭廣場口袋公園或者凱特利廣場的地下停車場,走路幾分鐘就到家,非常方便!”家住慶華社區青淞苑小區的王女士笑著說。這舒心的變化,源于小區美麗家園改造中,區國動辦、區停車服務協會、新城公司與盈浦街道多方聯手破解停車難題的務實舉措,讓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姓生活。
靶向發力:
三項舉措打通停車“堵點”
在青淞苑小區美麗家園改造初期,因施工占用場地,原本就緊張的停車位變得更加“一位難求”。
面對居民的“急難愁盼”,慶華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對周邊停車資源進行全面摸排。區國動辦積極協調,將小區附近的白玉蘭廣場口袋公園地下停車場、凱特利廣場東側地下停車場設為臨時停車點,新增100余個臨時車位,填補了車位缺口。
區停車服務協會組織專業團隊對臨時停車場進行“煥新升級”,更換老化照明設備30余組,檢修消防設施12處,加裝通風管道,讓原本昏暗潮濕的地下空間變得敞亮,提升了居民停車體驗。同時,停車場還開通居民臨時停車綠色通道,通過“社區登記 + 停車場備案”的方式簡化流程,居民憑相關證明即可快速停放,讓停車更加“高效便捷”。
民心所盼:
從“愁停車”到“笑開顏”的幸福轉變
“改造前還擔心沒地方停車耽誤事,沒想到居委會很快就通知了臨時停車場,還幫我們協調了優惠停車費,真是把事辦到了心坎里!”上班族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聲。在小區改造過程中,為了方便居民進出,居委會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在邊門增設了出入口,居民可刷卡進出,大大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
如今,小區業主群里,“挪車”“找車位”的求助信息少了,“點贊”的感謝多了。居民們紛紛表示:“改造不僅讓小區環境變美了,更讓我們的日子過得更順了,這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多方聯動:
把“民生小事”當“頭等大事”來辦
“居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沖鋒號。”慶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馬赟說,改造啟動前,社區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到78條停車相關訴求。“我們第一時間對接街道和區里相關部門,每天跟蹤停車場改造進度,晚上在群里更新車位信息,就是要讓居民看得見進展。”
據介紹,社區還組建了“停車協調小分隊”,由黨員志愿者輪流在停車場引導,及時解決居民登記、繳費等問題。“多方協作不是終點,接下來我們會持續跟進居民反饋,讓民生服務更精準、更貼心。”馬赟表示。
記者:王婷(名優基層)
攝影:王婷(名優基層)
編輯:朱人杰
責任編輯:李艷麗(首席)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