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無疑是全球關注的重點,畢竟,特朗普一直在社交媒體上放出寫給全球各國的加稅信函,大多數國家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到底什么時候會落下,到底加稅會加到多高。
而且,就算連日本、韓國、歐盟以及加拿大等美國的盟友都沒能逃脫關稅“制裁”。算下來,截止到2025年7月13日,已經有24個國家和歐盟27個成員國,總共50多個國家受到了特朗普關稅大棒的影響。
有人說,中國已經和美國簽訂了框架協議,恐怕不會再受影響,但更大的可能是,中國也“跑不了”。
· 50多國遭關稅重擊,多國回應
這段時間,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也非常“熱鬧”,一封封發給全球各國的“加征關稅”信號,引發了大量關注。
媒體統計顯示,截止2025年7月13日,特朗普已經對全球24個國家、27個歐盟成員國發送了“加征關稅”的信件,還聲稱只有向美國開放市場,并答應美國的各種條件,美國才有可能調整關稅政策。
可以說,特朗普是連自己的傳統盟友都沒放過。歐盟被加征30%的關稅,而美國已經對歐盟的鋼鋁產品征收了50%的關稅,汽車領域則是25%。被認為是美國的“第51個州”的加拿大,則被加征了35%的關稅,而且加拿大的銅礦還要被單獨加征50%的關稅。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加拿大有超過一半的銅和銅基產品都是出口到美國的,這無疑會讓加拿大的銅礦產業遭受嚴重打擊。
毫無疑問,特朗普的舉動已經引發了全球的強烈反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態度強硬地表示,如果關稅政策真的落地,歐盟就會動用一切手段進行反擊。
更強烈的反應來自巴西總統盧拉,面對美國加征的50%關稅,盧拉直接把信退了回去,還拿出美國的統計數據強調稱,美國對巴西根本沒有貿易逆差,反而在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的貿易順差高達4100億美元。
隨后,巴西更是宣布對美國進行對等反制,盧拉還對媒體記者強調,巴西沒有義務使用美元進行貿易,直言要探索“美元替代方案”,甚至“切斷對美貿易”。
· 中美已簽訂協議,中國“逃過一劫”?
不僅被加征關稅的國家在強烈反對,美國國內對于這場關稅大戰也有很多反對之聲。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剛剛掀起關稅戰的時候,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等12個州的檢察總長就集體控告美國聯邦政府,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違憲且不合理”。
日前,美國商會也表示,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行為將會導致美國國內產品漲價,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買單。相關預測數據顯示,今年圣誕季美國的商品價格可能會上漲5%,給美國民眾造成更大的壓力。
況且,特朗普的舉動也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的抗議和反彈,最終損害的還是美國企業的利益。
現在,可以說全球幾十個國家都正在為這場關稅戰而煩惱,但不少人覺得,中國肯定是這次加征關稅“浪潮”中的“漏網之魚”,因為此前中美已經在原則上達成了框架協議,雙方的關稅大戰暫時得到了緩和。
根據此前的消息,美國也已經對中國“連退三步”,包括取消對乙烷的出口限制、解禁芯片設計軟件出口以及恢復向中國出口C919發動機等。
不少人覺得中美的框架協議將會讓中美貿易重回正軌,中國自然也不會在這次加征關稅的名單之中。
但其實事情也未必如此樂觀,在這件事情上,或許更大的可能是中國也“跑不了”。
· 中美又將發生大事,特朗普還要“極限施壓”?
雖然中國手中握著“稀土”這張王牌,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似乎都會為此“妥協”,但美國也不可能甘心就此讓中國“拿捏”,肯定會設法對中國“施壓”,拿到更多好處。
日前,《環球時報》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又表示,中美將在8月時進行談判,而且,美國將派出一個高級別代表團訪華,和中國進行磋商。這次,不僅盧特尼克將參加磋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高級別官員都將參加。
雖然這一行程還沒有得到中方的確認,但美方對此已經鋪墊了很久,貝森特還曾表示美國在“未來幾周”就會重要行動,這足以顯示出美國對這次磋商極為重視,更顯示出美國可能已經準備好了詳細條件,打算跟我們“漫天要價”:除了稀土之外,美方很有可能在談判中要求我們在新能源補貼、農產品準入等問題上讓步。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很明顯,特朗普認為,先“發函加稅”,展現強硬姿態,再和中國對話,就可以仗著自己展現出來的“威懾力”在談判桌上“極限施壓”、占據主動。這是特朗普的一貫伎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朗普也屢屢因此受益,所以,他很有可能會對中國也再用這一套。
但如果特朗普真的是這么想的,就是打錯算盤了。雖然我國已經和美國進行了多輪談判,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會接受美國的“極限施壓”,繼續讓步。或許特朗普應該好好回憶一下,當美國揮舞起關稅大棒時,中國是如何回應的。
況且,從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掀起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已經逐漸探索出了一套應對貿易摩擦的策略,我們在貿易上的多元化舉措、與越來越多國家的合作,以及不斷擴大內需的政策,更是讓我們不斷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美國手中可打的牌其實已經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樂觀一點來看,考慮到美國國內的反對之聲,美國也可能在談判中展現出“靈活性”,適當地對中國讓步。但以特朗普的個人風格來看,恐怕很難對他的行為作出預測,所以,中美的下一輪談判到底是什么“風格”和“氛圍”還真的很難說。
但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是,美國能夠理性面對全球貿易情況和規則,通過真正有誠意、有建設性的對話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舉起“大棒”一通亂揮,把全球經濟攪得一團糟。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