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近期再度揮舞關稅大棒,其本質是將“貿易工具化“,或者是將“美國市場武器化”,用于實現他非常龐雜的各種目標,包括:增加關稅收入以解決美國日益嚴重的聯邦政府債務問題,迫使美國貿易伙伴對美國做出各種讓步和承諾,引導美國貿易伙伴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力度,從而實現“讓制造業回流美國”的長期目標。
2)由于美國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結構性的,需要美國真正增強經濟和科技競爭力,并實施更加負責任、更可持續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因此,特朗普的關稅戰長期來看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相反,特朗普本人及其團隊對關稅工具的濫用、傲慢自大的態度,以及粗暴、魯莽的決策和執行,反而會讓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美國是一個不可靠的國家”,這些國家不得不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并尋求新的貿易伙伴。這種趨勢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一輪的“去美國化”潮流。
3)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戰的核心邏輯是,試圖通過破壞既定貿易規則重構全球經濟秩序,讓美國在利益分配中占據有利地位。表面上,特朗普宣稱此舉是為扭轉貿易逆差、保護本土產業,但數據揭示的真相更為殘酷——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國內儲蓄率過低與產業結構失衡,關稅壁壘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推高國內通脹、損害消費者利益。這種政策選擇的本質,是將復雜的經濟問題簡化為“零和博弈”,用民粹主義敘事掩蓋其維護霸權的真實意圖。特朗普關稅戰面臨的更深層挑戰在于,當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權重持續上升,美國傳統霸權地位受到挑戰時,特朗普選擇用最粗暴的方式進行回應。這種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之上的做法,實質是霸權思維在經濟領域的延伸,暴露了美國對自身制度競爭力衰退的焦慮。
4)關稅戰正在系統性摧毀美國的貿易信用,迫使各國加速構建替代合作網絡。西班牙《國家報》指出,“各國正在協商減少對美依賴”,這在本質上是國際社會對美國不可靠性的集體回應。其中,美國盟友的反應尤為值得玩味。日本自民黨高層批評特朗普政府“對盟國無禮”,歐盟用“傲慢無禮”定性美方行為,這些表態背后是對特朗普關稅戰的警惕和反對。美國與歐洲國家在戰后建立的跨大西洋經濟同盟,正在出現裂痕。
5)全球貿易體系的運轉依賴于規則的穩定性,而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制造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各國為規避風險采取的多元化策略,終將形成對美國市場的“集體脫鉤”壓力。這種由美國親手推動的趨勢,將不可逆地削弱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4)當前各國對美國市場依賴的降低,呈現出“非對抗性脫鉤”的鮮明特征。亞洲企業轉向多元市場的現象,本質是全球價值鏈的理性重構。歐洲學者普尚?杜特指出,“中國成為貿易秩序守護者”。當美國主動顛覆和破壞其在戰后主導建立的多邊貿易體制時,中國等作為一個堅持開放的經濟體,不得不努力填補國際貿易體制的治理真空。這在客觀上會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領導權從美國向中國等其他經濟體轉移。
5)其實,早在特朗普這一輪關稅戰之前,“去美國化”已經在各個領域顯露出苗頭。整體上來說,“去美國化”是美國對其霸權透支引發的系統性反噬,呈現出清晰的階段演進邏輯。比如,長期以來,美國動輒將其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主導地位“武器化”,通過長臂管轄和單邊制裁,威脅和損害美國對手的利益,這為全球“去美元化”提供了動力。特別是在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極限制裁,包括凍結俄羅斯央行的外匯資產,這加大了個國家加速“去美國化”的努力。當SWIFT系統成為制裁工具,當外匯儲備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各國推動本幣結算、探索數字貨幣的行為,實質是對貨幣主權和經濟、金融安全的捍衛。
6)特朗普的關稅戰,正在迫使迫使其他國家推動以降低美國市場依賴為核心的新一輪“去美國化”。這在本質是對美國經濟政策不可預測性的避險反應。當關稅稅率成為政治博弈的變量,當供應鏈安全隨時可能被切斷,企業和國家層面的“去美國化”布局就成為生存必需。這種調整一旦形成慣性,即使未來美國政策轉向,也難以完全逆轉。
7)隨著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變得越來越霸道、越來越不可靠,下一輪的“去美國化”其實已經在醞釀當中了,其核心將直指美國霸權的核心——其他國家在軍事、安全領域,以及在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對美國的依賴。全球不斷涌現的“去美國化”浪潮,將導致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持續下降,這一過程將是全方位、不可逆的。
8)要與美國顛覆和破壞戰后國際經濟體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堅持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契合了各國對穩定合作環境的需求。當特朗普用關稅大棒破壞多邊機制時,中國通過維護WTO爭端解決機制、推動區域自貿協定擴容,實際承擔起了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責任。特朗普的關稅戰,正在以一種清晰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讓國際社會在中美當中看清了誰才是真正的負責任大國,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實踐將更具吸引力。當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贏而非單邊霸凌的基礎上時,就能釋放巨大的發展動能。
9)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反而會在中長期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這已經是美國國內外眾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歷史反復證明,霸權的衰落往往有著深刻的內部邏輯。當美國將盟友視為“提款機”、將伙伴視為“對手”時,其構建的聯盟體系必然逐步瓦解。當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旗號下,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戰,這不僅挽救不了美國的全球霸權,反而會加速美國全球霸權的衰落。
10)美國1776年建國,經由獨立戰爭、美國內戰和19世紀中后期的持續工業化,讓美國在20世紀初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和第一大經濟體。然后,經由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工業化能力,讓其成為最終的“贏家”。1945年二戰結束的80年,我們大致可以將其視為“美國世紀”。在這段時期,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影響力遍及全球,全世界都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美國化”傾向。但是,這一世界歷史發展的特殊階段目前正在走向終結,就像在戰后世界各國逐步接受一定程度的“美國化”一樣,目前,世界各國正在逐步實施和經歷“去美國化”。這一過程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毫無疑問,10年后、20年后,美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將進一步下降,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與“美國世紀”相比,將變得面目全非。對于中國人來說,“美國世紀”的終結、全世界經歷“去美國化”,也是一個中國不斷復興、不斷崛起的過程中。放在長歷史周期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戰不過是前述大歷史趨勢中的一個“小浪花”,它無法成功遏制中國的發展,更無法改變美國衰落、中國復興的歷史趨勢。毫無疑問,在特朗普通過關稅戰與全世界為敵的時候,中國堅持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的做法,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當全世界不斷“去美國化”,進而推動“美國世紀”走向終結的時候,中國發展的勢頭會持續保持下去,時間堅定地站在了中國這一邊。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