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清理水箅子。活動主辦方供圖
“您好,請問辦理什么業務?我幫您取號。”7月10日上午,重慶財經學院大一學生曾則取正在銅梁區人力社保局公共服務大廳里忙碌著。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讓我跳出書本上對政務服務的抽象認知,明白了政策如何從文本落地到服務群眾,增強了我的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曾則取說,自己既學習了社保政策的具體內容、辦理流程等具體知識,也讓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和決斷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收獲滿滿。
這個暑假,一群年輕面孔活躍在銅梁區的多個政務事項服務窗口,他們是參加銅梁區2025年暑期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志愿者。
七月的銅梁高溫多雨。這幾天,山東理工大學大二學生袁沛則跟著區住建委排水管理科的“前輩”走街串戶,清理水篦子,保障城市排水系統正常運轉。
在白龍三路的一個易澇點,同事用鐵鉤勾起水篦子,袁沛立即用鐵鍬清理里面的樹葉、塵土,防止堵塞。巡查一條街,清淤一條街。天氣又悶又濕,袁沛的臉上、脖子上汗水直往下淌。
“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參加這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們學習到的知識得到了更廣泛地運用,也加深了我對家鄉實際民生問題的了解。”袁沛說,體驗了很多在大學生活中接觸不了社會工作,也為他的職業規劃帶來了幫助。
在區檔案館的工作間里,紙張翻頁和整理的摩擦聲此起彼伏。來自重慶師范大學的江奕蕾正和同伴忙著整理交通運輸領域的檔案。除工作交流外,她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安靜而專注地處理著手頭的工作。
“雖然檔案工作看起來比較枯燥和重復,但卻能讓我沉下心來,以更加踏實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江奕蕾說,今年是她第二次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兩次都報名了區檔案館的崗位,就是希望在實踐中磨練自己的心性,讓假期過得更有意義。
據了解,今年6月以來,共青團銅梁區委組織開展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招募了45所高校大學生135名,參加政務實踐公益服務、企業實踐、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文化宣傳等社會實踐。
“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在外學子與家鄉常態化聯系搭建了實踐橋梁。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他們在崗位實踐中工作情況和困難,及時提供幫助和關心,引導青年在服務家鄉發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共青團銅梁區委副書記秦睿說。(陸雨秋、韋寓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