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7月9日,第15屆金堂獎全球頒獎盛典盛大啟幕,近千名來自全球設計大咖、行業領袖與品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設計的又一榮耀時刻。
米蘭之窗集團董事長馬俊清、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潘福,集團副總裁兼品牌推廣中心總經理馬瀟瀟受邀出席活動,本次活動米蘭之窗攜前瞻性的“窗墻一體”設計理念與新品,為盛典注入了全新的靈感與思考。
十五載榮耀沉淀 共鑒中國設計力量
金堂獎發起人謝海濤先生在開幕致辭中深情回顧道:“十五年來,金堂獎始終堅守公益、專業、獨立的底色,致力于成為設計價值的發現者與傳播者。”他的話語為盛典奠定了溫暖而堅定的基調。
盛典現場,由RWD設計機構創始人黃志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林振中、PAL Design Group設計董事何宗憲、中國建筑設計集團筑邦設計院副院長高志強、近境制作設計總監唐忠漢、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學強等業界大咖組成的特邀評審團代表登臺分享,他們一致認為,本屆獲獎作品代表了中國設計的創新突破與前沿趨勢,嚴謹的評選正是對專業精神與設計匠心的極致尊重。
米蘭之窗 一場關于“人與自然”的美學思辨
本次盛典中,米蘭之窗集團副總裁、品牌推廣中心總經理馬瀟瀟受邀發表主題演講。她并未局限于產品的陳述,而是引領全場進入了一場關于“人、建筑與自然”的美學思辨。
“門窗,并非空間的終筆,而是設計的序章。”她以這句充滿哲思的開場,顛覆了傳統認知。她分享道,無論是遠洋LAVIE、泰禾院子、金茂府系等頂級人居,還是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孜珠寺、阿那亞等地標性建筑,米蘭之窗的足跡,始終是在探索如何消弭建筑與自然的邊界,讓光與景成為空間的主角。她強調,米蘭之窗所倡導的,是在設計源頭就將門窗視為空間敘事的有機部分,從而實現空間的“整體性”與“高級感”。
“窗墻一體” 解放空間的想象力
當思想凝為實體,當哲學化為方案,米蘭之窗在本次盛典上驚艷亮相的“窗墻一體”定制解決方案,便成為其品牌理念的最佳物證。
通過四幕沉浸式的場景,演繹了“窗墻一體”的無限可能,門窗不再是簡單的功能構件,而是可以被精雕細琢,與空間風格靈魂契合的藝術品。
和諧的共鳴:墻體護板與門窗在色彩、肌理上達到完美統一,微通風系統藏于無形,唯有廣闊視野與和諧的視覺靜靜流淌。
這份對設計的極致追求,從宏觀的結構延伸至每一次觸碰的微觀體驗。展窗的點睛之筆——執手,正是由設計了Apple Park的Foster+Partners福斯特建筑事務所,攜手德國五金巨匠FSB共同打造。以人為本是其設計的核心,執手由鋁、不銹鋼與青銅精心雕琢,其“柔和的形狀”與溫潤的觸感,完美貼合掌心。這處大師級的細節,最終讓門窗不再是建筑的開口,而是集宏觀美學與微觀匠心于一體,連接空間與自然的藝術品。
無界的極簡:窗體與墻面齊平,化作空間中一道平整利落的線條,將極簡主義的純粹推向極致,讓空間回歸寧靜本質。
視野的解放:窗框完全隱匿于墻體之內,仿佛畫框消失,只留下純粹的玻璃,將室外景致毫無保留地“裱”入室內,實現人與自然的終極對話。
隱匿的詩意:功能強大的內倒平移窗與墻體結構融為一體,窗框消隱無蹤,每一次開合都讓墻體在圍合與開放間從容切換。
此次,米蘭之窗在金堂獎的亮相,不僅是一次產品的發布,更是一份面向未來的設計宣言。它所開啟的,不僅是一扇窗,更是通往新人居美學的一扇門。未來,米蘭之窗將繼續以創新與無界的藝術視野,與全球設計同行,共同擘畫人居空間的壯麗藍圖,讓世界的設計舞臺,聽見更多來自東方的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