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真不傻,也不等了,它是動了真格要當“第二梯隊老大”。
這些年國際局勢一個比一個魔幻,什么“靠西方吃飯”那一套,早就不穩當了。土耳其其實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咱得靠自己干點硬活,不然永遠是別人后備隊。
你可以說它“野心不小”,但真要說穿了,這哪是野心?這就是國家生存的底線意識。
五代機TF-X,是標志性的東西,這不是什么“工程項目”,這是土耳其給自己定的一張名片。你可以說它現在用的F110發動機不行,撐不起超巡,但人家真不急。美國掐脖子不是一天兩天了,土耳其早就開始繞圈子——哪怕不如F-35,但我能自己飛上天,這就是勝利。
別小看這一點,自主權這東西,一旦有了第一步,后面就會越來越不想依賴別人。中國也走過這條路,誰不懂?
說到底五代機TF-X這事最大的價值,不是首飛,不是訂單,而是這個項目整個“從立項到執行再到市場”的完整鏈路打通了。更像是土耳其在國防工業上的成人禮。它不是“能不能造出飛機”,而是“能不能自己玩一整套規則”。
而這個“能玩整套規則”的路徑,T929又走了一遍。
這個重型武裝直升機,硬碰阿帕奇,當然是高目標,但人家搞得是“技術—市場—政治”一體化的閉環。美國不給T800發動機?那就找烏克蘭的TV3-117。美國一邊說你不能買S-400,一邊又卡你武裝直升機出口的喉嚨,你說你要是土耳其,會怎么選?
結果就是——土耳其干脆大搞本土替代。
T929在設計上就是T129的“肌肉升級版”,火力夠猛,掛載夠全,還能全天候作戰。關鍵是它的邏輯是清楚的:先能用,再能賣,最后能自己造。市場上再怎么卷,只要這三件事你能一條線搞定,別說阿帕奇,連歐洲的虎式都得回頭看看你。
而且你別忘了,土耳其不是一個人玩,烏克蘭供發動機,英國給技術,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投錢投訂單……這不是搞飛機,這是搞朋友圈。你想啊,一個國家能在航空工業上調動這么多國家幫他站臺,這說明啥?說明它已經變成了別人繞不開的中型強國。
而這些東西,其實都指向一個核心結論:
土耳其在干一件我們熟得不能再熟的事:造獨立的軍工產業鏈。
你再看它和意大利Piaggio搞下一代航空平臺,Aselsan上馬量子計算機,目標早就不止“造裝備”那么簡單了,它要的是系統能力,整條工業體系的能力。
2024年71億美元的國防出口,客戶遍布180國,聽起來像廣告詞,但這事你要換個角度看——這叫“國家信譽的產業化變現”。靠軍工出口拉動GDP,打造戰略縱深,這才是土耳其真正發力的地方。
當然,它的路也沒那么順。發動機的“卡脖子”問題短期內還解決不了,飛控、航電這些都是高技術密集區,不是靠砸錢就能馬上搞定的。但就像TF-10000國產發動機這種,哪怕短期難產,只要這個目標在,它的意義就一直在。
從F-16用戶變成五代機研發者,從T129買家變成T929出口商,土耳其干的是“從買家變玩家”的深水區動作。
所以你問它還能搞出啥大動靜?咱大膽預測一下:無人戰斗機,衛星通信體系、甚至中程防空導彈系統——這些全是它接下來可能落地的。
畢竟,這條路,中國最懂。也最清楚一個真理:只有自己能造,才是真正的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