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大閱兵空中編隊彩排中,殲-20編隊的亮相牽動著各方目光。編隊中既有殲-20S、經過改進的殲-20,更有首次公開亮相的殲-20A。三款機型同臺,殲-20A憑其獨有的技術突破,成為熱議的核心。
殲-20A的黑色涂裝格外醒目,與早期殲-20的涂裝有著本質區別。2011年殲-20原型機試飛時采用黑色涂裝,源于當時使用的是以類氧化鐵材料為基礎的隱身吸波涂料,如常用的六角鐵氧體,材料本身的顏色使戰機外觀偏暗。
這種涂料以吸波為主要功能,兼具一定光學隱身效果,同時便于觀察記錄飛行中涂層的變化、磨損及熱效應等情況,在夜間或低光環境下,也能起到不錯的視覺隱蔽作用。
到2017年,量產版殲-20大面積采用銀灰色涂裝,這背后是超材料、磁性纖維、金屬吸波顆粒等新型材料的應用,讓戰機在陽光下呈現出極具現代感的金屬銀灰色。新涂層不僅提升了雷達波吸收效果,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還能壓低紅外反射率,實現更均衡的多光譜隱身性能。而加工工藝上的突破,更讓涂層具備了更輕薄、耐用、抗腐蝕的特性。
此次殲-20A回歸黑色,并非是技術上的回歸,而是我國航空技術再攀高峰的體現。其黑色涂裝或許采用了接近全頻譜隱身能力的先進吸波涂料。
據美國《戰區》網站分析,這極可能是新型吸波材料,配合重新設計的進氣道和棱角,可使隱身性能提升30%以上。涂料中含有的一維納米級碳材料,能吸收X波、L波乃至微波、紅外波等更寬頻段的電磁波。再結合具有負折射率特性、可精準調控電磁波傳播方向與散射程度的超材料,戰機的全頻譜隱身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實現雷達、紅外與部分可見光隱身的多重兼顧。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殲-20A使用了隱身蒙皮的可能,黑色正是蒙皮與涂料疊加后的呈現。
綜合考慮到此前首飛的殲-36同樣采用黑色涂裝的情況,足以說明我國六代機的部分核心隱身技術已趨于成熟,殲-20A的隱身性能或已使用了六代機的隱身涂層技術,推動我國五代機在全球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此外,殲-20A機翼邊緣和進氣口邊緣等部位采用淺色涂裝,實則是對隱身材料的保護策略。這些部位在飛行中與空氣高速摩擦,溫度遠高于機身其他部位,淺色涂裝可反射熱量,減少高溫對隱身材料的損耗,確保隱身性能穩定發揮。
殲-20A的座艙后方的明顯隆起,其設計同樣蘊含深意。從氣動性能角度看,通過加高座艙后部脊線,可降低約10%的跨音速阻力,使戰機飛行更順暢,減少能量消耗。
同時,機身內部空間的增加,為搭載更多先進航電設備創造了條件,有助于提升戰機的信息化作戰能力。寬敞的空間也能改善座艙舒適性,為飛行員提供更適宜的操作環境,減輕長時間飛行的疲勞感,讓飛行員始終保持高度專注與快速反應能力,進而提升戰機整體戰斗力。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些看似細微的改進,對提升戰機綜合性能的作用不容小覷。
殲-20A"下巴"處EOTS窗口的改進,是其另一大亮點。早期殲-20的EOTS窗口后部不透明,且為五片窗口設計,導致光學探測頭掃描時存在死角,影響對目標的搜索、識別與跟蹤能力,而這與早年我國工業基礎、測試條件的限制,以及復雜光電系統集成能力不足密切相關。
而殲-20A將其改為全透明八面體,標志著內在掃描結構實現了質的突破。全透明設計讓光學探測頭獲得更全面的視野,配合先進的圖像處理算法與傳感器技術,戰機對目標的搜索、識別和跟蹤能力顯著提升,能在復雜空戰環境中更快、更精準地發現敵方目標,為后續攻擊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全新版本的殲-20A,相較此前殲-20型號,綜合性能實現了全面躍升。毫不夸張地說,它已邁入5.5代機的技術水準。對于幾十年未有重大升級的F-22而言,兩者早已不在同一水平,缺乏可比性。即便是美國當前最先進的F-35A,與殲-20A相比也存在明顯差距。
這款被譽為“黑武士”的先進戰機,將在今年9月3日大閱兵上公開亮相,更多技術細節與風采,屆時將讓人們一飽眼福。
目前,中國現役五代機形成了殲-20和殲-35兩大系列,涵蓋殲-20、殲-20A、殲-20S、殲-35及艦載版殲-35A共5種型號。這些五代機目前正全力量產,形成強勁的裝備規模。
我國六代機研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前殲-35、殲-50的首飛,曾讓美國倉促推出六代機的PPT以作應對。而如今,作為主力的我國五代機持續迭代升級、性能不斷精進,這種穩健且快速的發展態勢,更讓美國在同領域的應對顯得手忙腳亂、難以跟上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