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被三個同婚生弟妹起訴的消息像顆炸彈。
彭博社文件顯示,這場涉及18億美元離岸信托的爭奪戰,徹底打破了娃哈哈家族"嫡長女獨掌大權"的公眾認知。香港高等法院受理的案件編號HCA1273/2025顯示,三位原告要求凍結信托資產時,賬戶余額比約定數額短缺近3億美元。
婚生與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平權早有定論。
大陸《民法典》第1071條和香港《父母與子女條例》都明確,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繼承權。但現實總比法條復雜——宗慶后生前通過BVI公司搭建的信托架構,在2024年2月突然停止注資。5月那筆110萬美元的轉出記錄,成為點燃爭產導火索的關鍵證據。
家族企業的傳承劇本出現意外轉折。
公開資料可見,宗馥莉從2004年進入集團歷練,2018年出任品牌公關部部長,接班路徑清晰得像教科書。而三位異母弟妹的成長軌跡則隱秘得多:長子宗繼昌的LinkedIn顯示其畢業于UCLA計算機系,現任職于硅谷某AI公司;幼女宗婕莉的Instagram最后更新停留在2023年巴黎高定時裝周。這種明暗雙線的培養模式,活脫脫現代版"九龍奪嫡"。
信托文件的法律效力成為爭議核心。
原告律師提交的2018年信托契約補充條款顯示,宗慶后曾親筆簽署"每位子女7億美元"的分配方案。但宗馥莉方面質疑簽名真實性,更指出契約中"娃哈哈集團每年凈利潤5%注入信托"的條款,與上市公司披露數據存在約2.3%的差額。這種數字游戲讓人想起李嘉誠家族基金的操作手法,只不過李超人提前二十年就做好了公證。
圍觀群眾最感興趣的還是錢去哪了。
香港公司注冊處檔案表明,涉事信托在2023年第四季度曾大舉購入寧德時代美股ADR,恰逢新能源板塊暴跌30%。這種投資失誤是否構成管理失職,將成為9月庭審的攻防重點。相比之下,杭州中院受理的關聯訴訟顯得更具中國特色——爭議焦點是杭州上城區那套380平的祖宅該算婚前財產還是共同財產。
商業帝國的傳承從來不只是法律問題。
娃哈哈集團2024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收同比下滑7.8%,而競品農夫山泉同期增長12.3%。這場官司曝光的家族治理混亂,比任何做空報告都更具殺傷力。就像當年何鴻燊家族爭產導致澳博股價腰斬,現在經銷商們最擔心的,是倉庫里那些AD鈣奶會不會變成"遺產糾紛紀念款"。
這場價值20億美元的親情定價游戲,暴露出中國家族企業最脆弱的接縫。當公證處的鋼印撞上祠堂里的族譜,再精密的離岸架構也擋不住人性算計。
看看碧桂園楊國強早早把股權轉給二女兒,再看看劉強東婚前信托的果斷操作,宗慶后這堂遲來的傳承課,終究要讓全體股東買單。至于那三個突然冒出來的繼承人,到底是來分蛋糕還是背黑鍋,九月香港法庭自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