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新疆行 助力‘新’發展”主題宣傳采訪活動的媒體采訪團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近年來,烏蘇市以啤酒為根基,依托好山好水,積極拓展葡萄酒與白酒產業,實施“三瓶酒”品牌戰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新絲路,為地方經濟注入蓬勃活力。
啤酒:烏蘇成享譽全國的“新疆名片”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家有著39年歷史的老廠——烏蘇酒廠,其隸屬于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在烏蘇酒廠啤酒生產車間里,生產線正在高效運轉,一瓶瓶烏蘇啤酒經過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接踵下線。據了解,烏蘇酒廠設計產能20萬噸,實際產能在15萬噸左右。憑借硬核形象和優異品質,烏蘇啤酒走出新疆并迅速成長為全國品牌,成為享譽全國的“新疆名片”。
走進烏蘇市微釀酒業有限公司的精釀工坊,清新的啤酒香撲面而來,灌裝生產線機器的轟鳴與工人的身影交織成一曲忙碌而有序的實干樂章。“今年,我們預計銷量為2000噸,銷售市場以新疆為核心,覆蓋烏魯木齊、伊寧、塔城、阿勒泰、喀什等地,并逐步拓展至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省份。”烏蘇市微釀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美娟說。
截至目前,烏蘇市已舉辦了13屆新疆塔城烏蘇啤酒節,讓烏蘇“啤酒之都”的城市名片更加亮眼,也讓這個地方節慶活動逐步升級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節慶品牌,持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葡萄酒:天山雪水滋養的“北麓明珠”
烏蘇市的酒產業不止于啤酒一種。近年來,烏蘇市強力推動酒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將葡萄酒和白酒納入“三瓶酒”品牌戰略中,通過啤酒文化的深厚根基,帶動葡萄酒和白酒產業興起,形成多元化的酒產業格局。
依托資源稟賦,新疆葡萄酒產業已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目前,新疆擁有各類葡萄酒生產企業及酒莊130余家。
新疆天悅紫域酒莊依托新疆產區多樣的風土資源,在天山北麓、焉耆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4大子產區布局葡萄園2000畝,形成以紫域莊園為主,莊園系列葡萄酒、好地方系列葡萄酒、無名系列水果蒸餾酒、疆勁系列水果蒸餾酒等為輔的多元產品矩陣,完善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將產品覆蓋至新疆本地以及四川、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成為天山北麓產區頗具代表性的新興品牌。今年,公司計劃在烏蘇市種植1000畝葡萄,實現種植、加工、銷售及旅游一體化,生產出更多優質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這兩年,我們生產的葡萄酒獲得了很多獎項,這跟科研團隊的努力分不開。”天悅紫域酒莊生產部總監齊艷指著滿墻的獲獎證書說。據了解,天悅紫域酒莊先后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
白酒:匠心醞釀的“西域醇香”
白酒產業在烏蘇市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今年3月,新疆西域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了“疆域王”白酒全線投產開工儀式。這家2023年才通過招商引資落戶烏蘇的企業,在烏蘇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協調下,實現當年招商引資當年落地,當年開工建設當年主體結構完工。該企業擁有大窖池600余個和上千個小窖池,兩條酒水生產線,6000噸儲酒罐,年產基酒1萬噸。
“這個窖池的窖泥是從四川綿竹劍南春那邊拉回來的老窖泥。”新疆西域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喬茂源介紹,生產的白酒采用多糧工藝釀造,高粱占40%、大米20%、糯米20%、小麥5%、玉米15%。南疆產的高粱雖然出酒率不太高,但是酒的口感比較好,入口綿柔。“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新疆美景和新疆美酒,持續推動酒旅結合。”喬茂源說。
在烏蘇,從夜市的啤酒,到醇香的白酒,再到天山腳下的葡萄酒莊園,烏蘇“三瓶酒”在政府和企業的合力推動下,串聯起農業、制造、文旅、貿易的新絲路。在這條以酒為載體的產業帶上,新疆風土與世界干杯,千年絲路煥發新生機。
(施勛宇)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14日4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張亞亞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