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去年小米發布SU7后,就有這么一個感覺,那就全網戴著放大鏡,找小米SU7的毛病,因為它實在是太火了。
火到媒體們只要一寫SU7的新聞就有流量,火到友商們徹底坐不住,想方設法搶SU7的訂單……
于是全網戴著放大鏡,找小米汽車的毛病。
對于自媒體而言,找到一個毛病,就相當于潑天的流量來了,而對媒體而言,流量就是多錢,就是收益,當然是找到的越多越好,哪怕找不到,也要創造幾個毛病出來。
對于友商而言,找一個毛病,就多了一個攻擊點,多找幾個毛病,多了幾個攻擊點后,說不定就可以扭轉SU7的風評,讓消費者少買SU7,變成買自己的車。
而今年小米的YU7上市后,比SU7更火爆,所以戴著放大鏡找YU7毛病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對自媒體人而言,邏輯是一樣的,那就是有毛病就有流量,沒毛病就沒流量,就沒法賺錢,而正面的消息,永遠沒有負面的流量大,所以找毛病,才是最重要的,遠比找亮點重要的多,這也是為何網上總是頻頻看到負面的原因,因為負面更有爭議這樣才有流量。
對于車企而言,則緊迫感更強了, 去年SU7,今年YU7,未來說不定還有SU8、YU8、SU9、YU9等各種檔次的車,如果款款這么火,讓友商還怎么活啊。
所以當然也是各種找毛病,好讓小米汽車不那么火,然后讓自己能多賣一點車。
不過,說實話,不管是SU7,還是YU7,被全網這么拿著放大鏡找毛病,也沒找出真正有效的大毛病,很多所謂的毛病,有些是純粹的抹黑,有些純粹的無關緊要的小事情。
所以從這些來看,SU7、YU7其實是經受住了大家的考驗,換成其它車企被全網這樣找毛病,能不能頂住還是未知數。
事實上,大家也能夠明白,為何小米汽車要在紐北跑圈,還要跑24小時極限測試等,其實也是告訴大家,我小米雖然是第一次造車,但造的車是可靠的,與國外頂級車企比,在性能、可靠性上都不差,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