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想參加攝影活動,主要是新買了相機,想試試各種功能的實際效果,協同表現。評價君建議他做好三方面準備,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實拍體驗,也能獲得更多的提升。
首先,是一定要有閃光燈。
很多拍攝時候光線是不充足的,即使有個常亮燈,依然是不夠明亮。正常人也不會臉朝著常亮燈,因為太刺眼,臉部反而會躲著燈光。
這種情況下,閃光燈是必須的,但并不是一定要貴的。比如400元的閃光燈,也可以完成拍攝,比如神牛的TT350,或者斯丹德的K580。有了閃光燈,是直閃,還是跳閃,還是手持側面閃光,也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案。
買一個閃光燈,只要有TTL,有變焦能力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鋰電池,其實也不是那么重要。
現在南孚等品牌推出的5號、7號鋰電池已經很成熟了,回電很快,價格不高,買來用體驗也是很好的。
其次,鏡頭一定要有變焦鏡頭。
目前國產鏡頭爆發,包括唯卓仕等品牌推出了很多畫質極佳,價格不高的鏡頭產品,但無一例外都是定焦鏡頭。
所以有人想的是,組成全定焦流,從24,到35,到50,到85,保持高畫質,費用也可控。
但實際上,活動拍攝還是需要變焦鏡頭的,否則構圖會很成問題,畢竟不是只有你一個拍攝,很多人都會擋住你,這時候還是要有變焦鏡頭,靠前才好。
但變焦的選擇面很小,比如騰龍的28-75 F2.8,實際在室內使用能力要比24-70 F2.8差很多,主要是廣角不足。但另一方面,其也便宜了1800元,所以讓你也挑不出什么問題。
而如果是尼康用戶,還可以選擇自家的拆機頭24-70 F4。不難看出,這變焦的錢還是要出的了,誰讓國產沒有替代呢。
第三,是一定要熟悉一些濾鏡。
現在相機都有豐富的濾鏡,或者說色彩風格,但有時候太多了,反而大家不好選擇。
這里還是要平時編輯出自己喜歡的一些濾鏡,然后在環境光不好的情況下,通過濾鏡+閃光燈的組合,獲得自己喜歡的色彩,而不是拍完回家再去調整。
比如尼康云創中,你還是能經常找到一些適合當時環境的色彩方案的。
同時,還可以多研究下人物姿態等等,這樣便于拍出更具質感的照片。
總的來說,單有相機,鏡頭還是不夠的,還是要多準備,多研究,找出可行的方案應對現場變化的拍攝環境,光線環境。只有認真準備,才能不虛此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