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嶺南大地流淌著荔枝的甜香,豐收的荔園承載著農戶增收的期盼。
在湛江市遂溪縣烏塘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當地鎮村干部把果園當作直播間,拓寬了仙品荔的“云端”銷路;駐茂名高州市曹江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推動建立的冷鏈加工中心內,AI分揀線為荔枝賦予“品質身份證”,助“荔”銷往海內外市場;駐汕尾市海豐縣赤坑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探索“荔枝+藝術”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打響特色荔枝品牌,推動銷量提升……
今年廣東97個縣(區)400萬畝荔林迎來豐產,預計增產三成。為應對荔枝豐年帶來的銷售壓力,廣東各地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化身“荔鄉軍師”,引入“硬核”科技打破產業瓶頸,借云端網絡重構產銷鏈路,以文化賦能重塑產品價值,讓嶺南佳果不僅“種得好”,更“賣得旺”。
科技育強產業根基
冷鏈打通國際高端市場
走進湛江廉江市青平鎮,5.4萬畝荔林隨處可見紅果垂枝,妃子笑、雞嘴荔、桂味、糯米糍、白糖罌等都迎來豐收。在駐青平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下,青平荔枝品質不斷提升,通過“南貨北運”冷鏈物流專線銷往全國各地。
立足青平荔枝產業發展所需,工作隊聯合科技特派員團隊多次到種植園調研荔枝生長情況,做好黃龍病等病蟲害防御,推動建立黃龍病監測站,為荔枝產業提質增效和優質品種培育提供科技支持,保障果品質量。今年,青平鎮荔枝產量超5萬噸,占廉江市總產量的30%。
駐肇慶市德慶縣官圩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也提早謀劃,在3月荔枝開花期和5月保果期分別組織專場技術培訓,邀請專家指導科學用藥,降低產品農殘,保障荔枝品質與安全。積極推動當地特色品種“鴛鴦桂味”通過高接換種和擴面培育,提升種植規模和品質。今年官圩鎮荔枝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預計總產量可達1萬噸。
“在兩輪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推動和支持下,全鎮失管荔枝園陸續被盤活,有效管理面積占比從一半提升到超過九成?!瘪v茂名高州市曹江鎮幫扶工作隊隊長阮傳孟介紹,通過科技幫扶和金融支持等舉措,曹江鎮8.2萬畝荔枝迎來豐產,荔枝品質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工作隊針對曹江荔枝種植和管理模式落后問題,積極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原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厚彬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率領團隊進駐曹江鎮,通過打造示范園、開展種植技能培訓、發布技術指南和推動荔枝良品化改造等,不斷提高曹江荔枝品質?!敖衲辏渌胤桨滋抢浝笾μ镱^收購價普遍在2.5-3元/斤的時候,曹江鎮一些果園的白糖罌還能維持在4-5元/斤的水平?!庇衅焚|支撐,曹江荔枝實現豐產又豐收。
工作隊還聯合高州小蜂嗡嗡、廣東種成等農業科技企業,在曹江鎮建成2萬立方米的冷鏈加工中心,引入國內首創AI分揀系統,僅0.2秒就能完成一顆荔枝的12項指標檢測,讓特級果每斤溢價達到3元。移動預冷設備的應用將荔枝保鮮期延長至72小時,損耗率從15%降至5%以下,推動跨省訂單量激增200%。曹江鎮還開通了東南亞冷鏈專線,成功打開國際高端市場。
助農直播與臺風賽跑
干部出鏡拓寬“云端”銷路
各地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還積極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助農直播,工作隊成員和鎮村干部紛紛化身主播、助播和短視頻演員,為當地荔枝帶貨代言,助力提升“云端”銷量。
6月上旬,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逼近廣東,給各地荔枝種植戶心頭蒙上了一層憂慮——臺風和強降雨可能導致正值銷售季節的荔枝減產和滯銷。為保障荔農經濟收益,駐茂名化州市文樓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積極響應地方政府號召,協調組團單位省煙草局(公司)旗下的二十支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會同其他幫扶力量緊急行動,第一時間成立直播專項小組。
工作隊和其他小組成員在雨點中搭建直播場地,在泥濘的土地上搬運搭建材料,在倉庫里嚴格篩選荔枝品質。培訓室中,主播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荔枝的各種知識,學習直播“行話”和技巧。同時,茂名、肇慶、湛江三地的二十支分公司也紛紛響應號召,連夜調配資源前往當地籌備直播,帶去專業的設備和團隊。
“顆顆飽滿,剝開外皮,果肉晶瑩,汁水四溢,甜潤可口?!苯涍^兩天的努力,6月12日直播準時開啟,鏡頭里主播坐在碩果累累的荔枝林前,熱情介紹荔枝風味,工作隊也“客串”直播間,邀請當地農戶一起出鏡,分享當地荔農的故事,吸引大量消費者下單購買。短短3小時,2.5萬斤荔枝售罄,銷售額達42萬元。工作隊和當地農戶趕在兩天后的臺風和強降雨到來前,完成荔枝采摘和快遞發貨。
駐茂名信宜市丁堡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也提前采取行動,通過出鏡促銷等措施帶動荔枝銷售。工作隊與華南師大“雙百”團隊、電商網紅等開展合作,從不同角度拍攝7條短視頻介紹丁堡荔枝。丁堡鎮黨委書記、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等紛紛出鏡參演,講好荔枝故事,有效提升電商銷售額。
在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依托中國移動-廣州工控(坡頭)數字示范基地,協調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后方組團單位資源,搭建“工控優選直播間”及“工控專屬購買鏈接”,讓湛江荔枝乘“數”出圈。工作隊全體成員深入果園,化身“最強助播”,與直播團隊緊密協作,熱情推介。通過線上直播和組織采購等方式,在荔枝上市初期便推動銷售量突破萬斤,銷售額超15萬元。
在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幫助允泊村注冊成立陽江市允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開拓荔枝線上銷售平臺,并采用直播帶貨的方式,由種植戶直接提供新鮮荔枝,根據直播下單情況進行采摘發貨。工作隊聯合幫扶單位中國廣核集團在陽江各產業公司,開展企地共建“核荔”助農直播帶貨,工作隊成員及中國廣核集團員工化身農產品推薦官,讓陽江荔枝實現從樹梢到舌尖“一鍵直達”。
駐揭陽市惠來縣葵潭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也積極搭建平臺,促成葵潭鎮與東莞市惠來商會深度合作,商會會員針對葵潭鎮千秋鎮村的烏葉荔枝品種實施“包園”收購。在鞏固傳統銷售渠道的同時,工作隊還聯合揭陽市網信部門開拓電商銷售渠道,組織網紅前往荔枝園,通過線上宣傳、直播帶貨的方式吸引消費者關注和購買。
創意營銷打造IP
農旅融合提升品牌效益
為推動荔枝品牌打造和產業鏈延伸發展,多地工作隊瞄準產業融合發力,打造品牌IP,謀劃文旅項目,拉動荔枝銷售。
駐湛江市遂溪縣烏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創新構建“品牌引領+數字賦能+城鄉互促”幫扶模式,以流量換銷量,助力當地“仙品荔”實現品牌躍升。今年4月開始,“我在遂溪烏塘有棵仙品荔”定制活動啟動,推動個性化定制銷售超1500萬元,推動電商平臺銷售額超2500萬元。
借助網絡社交平臺,工作隊參與推動打造“仙品荔書記IP”,指導鎮黨委書記開設小紅書賬號,通過“云打卡”定期展示荔枝果園風貌,并借勢發動全鎮300多名荔農及100多名選調生、鄉村振興志愿者打造小紅書宣傳營銷矩陣。短短一個月內,在小紅書平臺發布的“仙品荔”種草內容達1000條,流量突破1000萬,實現“果未熟而營銷先行”。
5月15日,全省首個“小紅書村”在烏塘鎮新屋村揭牌。通過與專業平臺合作運營,持續開展流量扶持、電商培訓及作品創作,一批本土化創意短視頻涌現出來。此外,工作隊參與組織的“仙品荔開采活動暨文旅周”活動,贏得了全網超1億流量,98條短視頻播放量超3000萬次,推動荔枝銷售額突破3億元。
而在汕尾市海豐縣赤坑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于6月28日晚舉辦了一場“悅荔”音樂會,以荔為媒、以樂為友,為游客呈上一場集產業推介、文化展演和休閑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盛宴,有效推動當地荔枝銷售。通過文化賦能和旅游引流,打響汕尾紅燈籠、紅嵄荔、遲美人等特色荔枝品牌。
此外,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工作隊還積極參與推動“荔枝+藝術”跨界聯動——中南大學教授蔣燁、中國美院教授王茂青、深圳大芬油畫村梁劍三大藝術團隊齊聚赤坑,開啟“沖浪荔枝海洋 彩繪萬畝荔鄉”主題采風活動,讓藝術成為連接田間地頭與消費市場的橋梁。在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等幫扶力量和當地政府的推動下,目前汕尾荔枝已售出約8萬噸,總體銷售進度達80%。
荔枝也是汕頭市潮南區雷嶺鎮的支柱產業。為應對產量大年,駐雷嶺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針對當地荔枝品牌知名度不足、銷售渠道少、上市時間晚等問題,積極開展推介宣傳等活動拓寬銷路。工作隊在第31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作交流發言,向全國農業領域專家、采購商展示雷嶺荔枝品質優勢;參與第十八屆潮南·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籌備,優化活動方案,協助雷嶺荔枝IP、Logo打造,助力雷嶺荔枝銷量和游客數量增長。工作隊還邀請深圳企業家、文藝界人士實地考察,引入“荔枝+文創”合作資源,加力推廣宣傳雷嶺荔枝。
沿著廣東荔枝采購地圖,從雷州半島往北到珠三角產區,再到粵東產區,一片片豐收的荔枝園里、一個個熱情帶貨的鏡頭里,都活躍著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身影。在這場全省上下勠力同心的荔枝促銷行動里,他們扛起了助農增收的擔子,架起了連接城鄉的橋梁,搭起了產銷對接的平臺,扎實推動廣東荔枝賣得好,用心守護廣大荔農“錢袋子”。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李國華 見習記者陳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