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的群山褶皺中,小新川村靜靜地躺臥著,宛如一位歷經風霜卻依然筋骨堅韌的老人。這里曾是熱血沸騰的革命熱土,而如今,山風依舊,卻悄然吹來了不一樣的氣息——泥土中萌發出新綠,山坡上回蕩著羊群的歡快叫聲,一座新橋悄然橫跨溪澗,連接起村民心頭久懸的期盼。這一切變化源自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和這片紅色土地結下的深厚情緣。
山溝里開出“致富花”
小新川的坡坡坎坎,一度是貧瘠的代名詞。鄖西縣局(營銷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同志們一次次踏入這片土地,腳底沾滿了小新川的泥土,心頭也壓上了沉甸甸的責任。他們與村“兩委”反復琢磨,如何在守護青山的同時,捧出“金飯碗”?
小新川村種植的五味子。陳興玉攝
答案,蘊藏在漫山的草木清香里。鄉村振興工作隊依托小新川村的資源優勢,在農技專家建議下,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在田間地頭、林間深處廣泛種植五味子、連翹、蒼術等特色中藥材。為確保產業順利發展,工作隊一方面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和農技專家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另一方面協調資源幫助村民打通產品銷路,切實消除村民的后顧之憂。2024年,小新川村的種植面積已有2000余畝,曾經的荒坡野嶺披上了綠意盎然的“新裝”,中藥材產業正逐步成為小新川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
“以前光靠種點煙葉和糧食,日子緊巴巴。現在跟著煙草局的指導種藥材,技術有人教,銷路也不發愁,后山那幾畝連翹,簡直成了咱家的小銀行哩!”村民李大姐在地頭鋤草,汗水里透著對美好日子的盼頭。
山梁上跑起“金銀蹄”
山巒雖使小新川閉塞,卻也慷慨饋贈了豐茂的草場。鄖西縣局(營銷部)的目光,又投向了那些在山間跳躍的生靈——馬頭山羊。它們耐粗飼、善攀爬,正是大山養育的“精靈”。在鄖西縣局(營銷部)的扶持下,“小新川馬頭山羊”的品牌日益響亮。養殖規模從星星點點,迅速擴展到2000余頭的可觀群體。與此同時,傳統的生豬、黃牛養殖也乘勢而上,欄舍里一片興旺景象。
“這馬頭羊,真是山給咱的寶貝!煙草局不光幫我們改良品種,還幫我們打開銷路。”養殖大戶陳大爺趕著羊群下山,羊蹄踏在石板路上,仿佛敲擊著增收的鼓點。圈里肥壯的豬牛,山坡上如云朵般移動的羊群,交織成小新川充滿生機的田園牧歌。
“連心橋”通到心坎上
產業逐漸復蘇之際,新的“堵點”又橫亙在村民面前。煙霞溝那條湍急的溪澗,原有的橋梁因年久失修已成了危橋,平日里卷起褲腿還能勉強蹚過,可一到雨季便成為難以逾越的天塹。
2024年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幫扶小新川村修建的便民橋。陳興玉攝
村民的憂愁,正是鄖西縣局(營銷部)工作的方向。局領導帶隊,和村“兩委”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屋檐下、曬場上,一次次開誠布公的“板凳會”把大家的難處、期盼一一攤開。那條困擾煙霞溝多年的溪澗,成了討論的焦點。最終,解決出行難、運輸難,成了工作隊員們心里最要緊的事兒。
在鄖西縣局(營銷部)的全力奔走和積極爭取下,20萬元寶貴的行業幫扶資金注入小新川村。從立項到施工,鄖西縣局(營銷部)都全程緊盯,只為把這座橋建成鄉親們的“放心橋”。如今,一座6米寬、7米長、平坦結實的鋼筋水泥橋竣工。危橋換新顏,大家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解決。
“這橋啊,通的可不只是路!”村民老張站在新橋上,用力跺了跺水泥橋面,笑容舒展,“以前收藥材的大車進不來,咱得用小三輪一趟趟倒騰,費工又費錢。現在好了,大車直接開到地頭哇!娃娃們雨天也能安安全全去學堂,煙草局真是把橋修到了我們心坎上!”一座橋,搬走了壓在村民肩頭的重擔,也架起了幫扶工作通向民心的橋梁。
昔日沉寂的革命老區,在鄖西縣局(營銷部)傾情幫扶下,正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光彩。那連綿起伏的山坡上,中藥材的枝葉在陽光下盡情舒展,無聲訴說著土地孕育的新希望;圈舍羊欄里,此起彼伏的歡叫是鄉村最動聽的增收樂章;而那座靜靜橫臥在煙霞溝上的便民橋,則像一道堅實的紐帶,一頭承載著煙草人沉甸甸的責任,一頭系緊著老區百姓日益踏實的幸福。
小新川的變遷,是鐫刻在綠水青山間的生動答卷——它證明,只要腳底沾滿泥土,心中裝著群眾,紅色基因浸潤的土地上,定能綻放出屬于新時代的、更加絢爛的振興之花。這份來自煙草的深情,已深深融入小新川的山水田園,化作村民臉上洋溢的笑容,成為老區奔向更美明天最堅實的基石。(劉姝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