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帶孩子就像在玩“踩地雷”?一不小心就炸,最后兩敗俱傷。
忙活一整天,你累得半死,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里氣氛跌到冰點,親子關系亂成一鍋粥...
你越吼,孩子越跟你對著干。
這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孩子太難帶,還是我們用錯了方法?
01
生氣,
只會讓孩子更想逃。
好多父母覺得,發脾氣是種 “威懾力”,能讓孩子立馬聽話。
可事實是,你對著孩子大喊大叫時,他們表面上可能服軟了,心里卻悄悄砌了堵墻。他們會怕你,甚至慢慢躲著你。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過她小時候的事。
小時候每次做錯事,媽媽就扯著嗓子罵:“笨死了!這點事都做不好!”
后來她干脆不跟媽媽說話了,反正怎么著都要挨罵...
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把信任燒光。
而且,心理學研究還發現:當一個人長期處于高壓環境中時,他的大腦會進入“戰斗或逃跑”模式,而不是冷靜思考問題。
所以,父母對孩子發火時,他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改錯誤,而是想著怎么保護自己,比如撒謊、藏著掖著、能躲就躲...
如果你想讓孩子聽你的,得先讓他安心。把自己的火氣收一收,好好說話,孩子才愿意跟你交心。
02
孩子的問題,
是大人教出來的。
很多家長總是這么抱怨自己家孩子:“這孩子就是不聽話”、“她天生就愛頂嘴”...
可你們想過沒有?孩子的問題,多半是跟著大人有樣學樣。
如果我們能做好榜樣,用對方法引導,孩子自然能養成好習慣;可如果我們自己本身就沒有耐心、不講規矩,又憑什么要求孩子做得十全十美?
我有個朋友,他兒子特別愛亂扔東西,玩具玩完從來不收拾。
朋友一開始總罵他:“你怎么這么懶!趕緊給我收拾干凈!” 后來才發現,自己平時也老隨手亂放 ,手機、鑰匙扔得哪兒都是…
他這才明白,原來兒子是在學自己。等他開始改掉自己的毛病,帶著兒子一起收拾玩具,沒過多久,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
孩子的問題,就像鏡子里的影子;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他跟著學的樣子。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過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兒童主要通過觀察和模仿成人行為來學習。
父母如果能做好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如果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教育肯定沒用。
所以,與其怪孩子,不如先看看自己做得咋樣。等我們成了值得學的榜樣,才能真正影響孩子。
03
你一著急,
孩子就更亂。
家長情緒一失控,不光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把事兒搞得更糟。
因為你的焦慮和急脾氣,會直接傳給孩子,讓他更不知道該怎么辦。
尤其在學習或者做事的時候,這種壞情緒傳得特別快。
有一次,我陪兒子寫作業,他卡在一道數學題上怎么也做不出來。
我一開始還耐著性子講了兩遍,可他還是沒明白。我忍不住拔高嗓門:“這都不會?你上課到底有沒有認真聽!”
結果,兒子一下子生氣了,直接拍著桌子沖我大吼:“你別說了!我就是不會!”然后把筆一扔,干脆不寫了。
那一刻,我愣住了,意識到是我的急躁讓他情緒崩潰。他不是不想學,而是被我的態度弄得更亂、更沒信心。
家長的焦慮,是孩子最大的壓力源;我們的冷靜,是他最好的助力器。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壓力下,大腦中的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會被激活,從而抑制前額葉皮層(負責邏輯思維)的功能。
意思就是,家長一表現出焦慮、生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轉不動,讓他們更亂、更沒效率。
父母與其催催催,不如多給點時間和鼓勵,我們保持冷靜了,孩子才能在輕松的氛圍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04
管教不是壓制,
是讓孩子明白“為什么”。
這一點最關鍵。
管孩子不是硬壓,而是要讓他明白為什么,光說“不準這樣”、“必須那樣”...孩子就算聽話也是懵的,根本長不了記性。
我兒子小時候特別饞零食,一到飯點就要吃點小零食,然后就不好好吃飯了。
我媳婦沒直接說不讓他吃,而是每次看到他把零食放桌上都會告訴他:“現在吃零食的話,待會兒飯就吃不下了。飯里的營養才能讓你長高高、變得更強壯。”
兒子每次都會咽著口水想一會兒,然后乖乖地說:“那我先吃飯吧,等飯后再吃一點零食!”
漸漸地,兒子開始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懂得了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則。現在他每次把零食拿出來,都會說:“我先拿出來,等吃完飯再吃。”
管教不是壓制,而是啟發;孩子懂了“為什么”,規矩才真正有意義。
《正面管教》這本書里說:“有效的管教得建立在尊重和合作上,而不是懲罰和威脅。”
只有孩子真正懂了道理,才會心甘情愿守規矩。管孩子不是為了讓他怕你,而是要教會他思考。
做父母的,與其強硬地下命令,不如多花點時間解釋。等孩子明白了 “為什么要這么做”,自然就愿意配合了,這才是真的把孩子教好了。
最后想說:
教育孩子最管用的辦法,是先學會管好自己的脾氣。
有的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笨,是長期被壓得喘不過氣,學習的勁兒都沒了;
有的孩子不愛說話,不是天生就內向,是每次一張嘴就被懟,慢慢就不想說了;
還有的孩子不愿表達,不是心里沒想法,是他發現,說了也沒人懂,只會招來批評。
你看,好多問題的根源,其實都藏在父母的 “火氣” 里。
教育不是比誰聲音大,而是比誰更能沉住氣:
你少發一次火,他就多一分自信;
你多給一次耐心,他就多一分勇氣。
千萬別等孩子徹底對你關上心門,才想起當初那些傷人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