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為青少年聯(lián)合打造的
科學教育系列課程
《科學公開課》(第七季)
重磅來襲!
課程將于2025年7月15日起
每周二、四、六
晚8點播出
這個暑假
《科學公開課》陪你度過!
本季《科學公開課》延續(xù)了
“傳播科學思想·培養(yǎng)科學興趣”的精神
旨在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
課程設置了
巨擘探秘 預災尋策
智啟未來 悅享健康
微納奇旅
五個主題
共25集課程
五個主題分別對應
大科學裝置 災害防控
人工智能 健康生活
微納技術
五個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話題
第七季《科學公開課》
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
傳授科學知識
傳播科學精神
激發(fā)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下面一起來看
本季《科學公開課》的精彩內容!
巨擘探秘
重離子加速器的頂天與立地
主講人:胡正國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7月15日20:00
課程概要:什么是重離子?什么是重離子加速器?重離子加速器在科學研究上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本次課程,讓我們走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裝置集群!
人造太陽讓聚變能源點亮世界
主講人:王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播出時間:7月17日20:00
課程概要:能量從何而來?太陽如何利用核聚變釋放能量?人造太陽在解決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問題中起到什么作用?課程將以能源革命為脈絡,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建”三個維度介紹人造太陽研究中的技術突破與創(chuàng)新實踐。
子午工程——構建我國空間天氣地基
綜合監(jiān)測體系
主講人:徐寄遙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播出時間:7月19日20:00
課程概要:空間環(huán)境地基綜合監(jiān)測網(wǎng)(子午工程)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025年3月21日完成建設并通過國家驗收。本期課程將介紹空間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國空間天氣地基探測的進展,并詳細介紹子午工程各個系統(tǒng)和設備布局的原理及建設情況。讓我們拭目以待!
奇妙的極端世界: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
主講人:劉廣同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7月22日20:00
課程概要:什么是極端條件?綜合極端實驗裝置有什么用?在極端條件下我們能觀察到哪些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讓我們一起走進位于北京懷柔科學城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去探索極端世界中物理的奧秘!
答疑解惑:巨擘探秘
主持人:程子涵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7月24日20:00
預災尋策
意外山地災害——
屬性、機制與應對
主講人:陳寧生
長江大學
播出時間:7月26日20:00
課程概要: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了解它們的成因、形成機制等至關重要。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將通過具體案例來認識意外山地災害,了解它們的屬性,學習山地災害防控的新技術,并學會如何應對意外山地災害。
從地震到星震——
認識多彩星球內部的工具
主講人:李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7月29日20:00
課程概要:說起地震,大家并不陌生。地震會帶來破壞,但同時也是我們認識地球內部結構的工具。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內部是分層的呢?又是如何獲取其他星球內部結構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課程,去學習更多關于地震的知識。
飲用水中的科學
主講人:楊敏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播出時間:7月31日20:00
課程概要:水是生命之源。合格的飲用水從哪里來?自來水廠如何供應合格的水,這些水又是如何被送到千家萬戶的呢?一起在本期課程中尋找答案!
森林雷擊火感知與預警
主講人:王明玉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2日20:00
課程概要:森林火災精細化預警是森林火災有效防控的基礎,因此森林雷擊火的感知體系尤為重要。在本期課程中,我們將一同學習森林雷擊火的預警監(jiān)測體系和預警應用體系。
答疑解惑:預災尋策
主持人:韓臺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8月5日20:00
智啟未來
從神話到算法: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主講人:江俊君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播出時間:8月7日20:00
課程概要:課程將從古希臘黃金機器人等神話傳說切入,揭示人類對智能機器的原始幻想。通過圖靈測試、達特茅斯會議等里程碑事件,解析AI如何從科幻走進現(xiàn)實,并探討深度學習、大模型等核心技術原理。最后展望腦機接口等未來趨勢,啟發(fā)學生辯證看待人機共生關系。
當AI拿起畫筆
主講人:董未名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9日20:00
課程概要: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的發(fā)展為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本節(jié)課程中,我們將了解人工智能在繪畫創(chuàng)作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AI繪畫的基本技術原理、AI繪畫的創(chuàng)作模式和作品樣例、藝術風格視頻生成樣例等。課程還將討論AI與人類藝術家的關系,并展示AI繪畫技術在文娛、教育、廣告和影視制作等方面的應用案例。
讓機器掌握人類的語言
主講人:李鑫
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
播出時間:8月12日20:00
課程概要:語音語言是人與機器間最自然便捷的交互入口,讓機器掌握人類獨有語音語言能力,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之一。本節(jié)課程將以人工智能技術從感知智能階段到認知智能階段的發(fā)展為主要脈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人工智能技術的原理、進展和應用,最后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展望。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
用技術讓世界更可信
主講人:曹娟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14日20:00
課程概要:什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我們要如何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會帶來哪些風險,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將找到答案!
答疑解惑:智啟未來
主持人:歐陽皓琛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8月16日20:00
悅享健康
編輯生命之書
主講人:王皓毅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19日20:00
課程概要:生命從何而來,為什么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我們的身體由細胞構成,細胞又是如何運作?在本期課程中,我們一起來解讀基因這本生命之書。
生命活動的“幕后指揮” :
走進RNA的世界
主講人:趙爽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
播出時間:8月21日20:00
課程概要:
RNA是生物體重要的大分子,在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發(fā)揮作用。隨著多種功能性調控RNA的發(fā)現(xiàn),一張巨大的RNA調控網(wǎng)絡越來越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本期課程中,我們共同走進RNA的世界。
人工智能生物學
主講人:葉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播出時間:8月23日20:00
課程概要:人工智能的加持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改變了科學研究的范式。在本期課程中,我們將一起走進人工智能生物學的神奇世界。
這樣小的微球,用來做什么?
主講人:岳華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26日20:00
課程概要:納微球是什么?如何利用這些納微球,使藥物精準到達靶點消滅疾病?讓我們在本次課程中尋找答案!
答疑解惑:悅享健康
主持人:王正陽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8月28日20:00
微納奇旅
納米技術引爆科技革命
主講人:任紅軒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播出時間:8月30日20:00
課程概要:本期課程將從納米材料的顛覆性性質入手,講述納米技術在科技和工業(y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讓我們一起走進納米技術的世界!
納米世界的催化——清潔的光催化
主講人:樸玲鈺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播出時間:9月2日20:00
課程概要:何為納米?何為催化與光催化?納米科技如何助力光催化?讓我們走進本次課程,一起尋找答案!
可注射的抗病納米機器人
主講人:聶廣軍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播出時間:9月4日20:00
課程概要:隨著微納技術的發(fā)展,抗病納米機器人助力實現(xiàn)疾病的靶向治療成為可能。那么抗病納米機器人要如何構建,這項技術又面臨著怎么樣的挑戰(zhàn)呢?我們一起來看!
走向二維材料的世界
主講人:張廣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9月6日20:00
課程概要:什么是二維材料?二維材料有哪些新奇的性質,又有什么特殊的應用價值?如何設計并制備二維材料?讓我們一起走進二維材料的世界,一探究竟!
答疑解惑:微納奇旅
主持人:查潤德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9月9日20:00
明晚8點
《科學公開課》(第七季)
將與大家正式見面
請同學們及時預約
讓我們一起
走進神奇的科學世界
本文來源 | 中科院物理所
責任編輯 | 任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