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劉會陽)操場上熱浪翻涌,卻擋不住孩子們追逐科學夢想的熱情。幾根彈簧、一卷皮筋、幾塊輕木,在他們專注的擺弄下悄然變身為探索世界的鑰匙……夏日炎炎,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的校園里,該市首屆中小學科學運動會正在火熱進行中,學生們手中的器材在陽光下反射著亮光。
只見在小學組“科學探究”賽場,“小小科學家”讓抽象原理觸手可及:彈簧與皮筋在靈巧的手指間纏繞,“自制測力計”的刻度被一次次校準;音叉輕擊,懸于其側的乒乓球隨之躍動,孩子們屏息凝神,振動產生聲音的奧秘在這一刻“纖毫畢現”。
來到中學組“工程技術”比賽現場,學生們正將巧思化為實踐成型的花火。看似不起眼的塑料瓶與玻璃球,被選手們組裝成高效的活塞式抽水機,水流隨裝置運轉汩汩而出。高中組“抗震模型設計賽”,雖靜默無聲卻“驚心動魄”,塔狀模型在測試臺上承受著越來越劇烈的荷載與震動,結構之美在參賽團隊的精確計算與反復調試中展現在人們眼前。
一陣陣熱烈的歡呼從“航空航天”賽場傳來。只見初中組選手奮力擲出親手打磨的木制滑翔機,機翼切開熱風,劃出優美弧線直指遠方;高中組橡筋動力飛機則在盤旋中與時間賽跑。“調試翼展角度,控制橡筋圈數,都是為了對抗地心引力。”石家莊第四十三中學參賽選手李旭蔓緊盯自己的飛機,汗水浸濕額發,“這比物理書上的公式生動一百倍!”看著自己和小伙伴們現場制作的滑翔機翱翔于天空,無極二中的學生張博森興奮異常:“動手讓科學不再遙遠,它成了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
這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是石家莊市科學教育做“加法”的生動實踐。廣大參賽同學在競技中觸摸科學肌理、在協作中錘煉創新思維,廢棄材料被點化為精妙裝置,圖紙上的構想升空為翱翔的航模。這場匯集全市1350余名學生、涵蓋科學探究、工程技術、人工智能及航空航天4大類36個賽項的盛會,成為該市落實“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扎實步履和展示平臺。
據了解,目前河北省秦皇島、滄州、邯鄲等地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本市首屆中小學科學運動會。今年九月,全省首屆中小學科學運動會亦將盛大開幕。
制作“水火箭” 劉會陽 攝
操控橡皮筋動力飛機升空 劉會陽 攝
作者:周洪松 劉會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