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兩國終有一戰,面對能夠拿出10萬名飛行員的美國,我們又能如何呢?
很多時候,數字沒有意義,真正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實際作用,才有意義。
畢竟,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才是好貓。
美國的飛行員們,每年飛行的時間約200個小時。
而海軍飛行員,甚至還需要練航母起降這些高難度動作,作戰經驗確實相對比較豐富。
飛行員的能力出眾,手里面駕駛的裝備,同樣也很牛。
美國畢竟擁有著F-35、F-22這些先進的五代戰機。
用這些戰機再加上預警機和加油機,整個空戰鏈條確實十分完整。
這樣的配置看似沒有問題,但其實美國飛行員待遇,卻存在著很大的矛盾。
美國民航飛行員的年薪,相對較高,最多的時候甚至蒙哥美軍飛行員差距2倍之多。
這就意味著,大肆招攬人才的航空公司可以讓美國每年都會流失上千名的美軍飛行員。
就拿2022年舉例,美軍大概流失了3300名飛行員,但是新補充的人數,卻只有1100人左右。
這意味著,美軍人才不斷流失,缺口也是越變越大。
有人認為美國至少能動員10萬名飛行員上戰場,但這里面有多少真正摸過戰斗機的就不得而知了,美國的“10萬飛行員”水分很大。10萬飛行員,這數字明顯不只是軍方的,肯定把民用飛行員算進去了,有飛行資質就能開戰斗機也是個悖論。
據一些專業人士估計,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現役飛行員約1.3萬,加上預備役能到 1.8 萬多。
反觀中國,中國的飛行員選拔特別嚴格,淘汰率甚至高達了90%,絕對是萬里挑一。
我國的飛行員訓練,也在不斷地改革。
以前,我們需要六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是現在三年的時間就足夠了。
或許在數據上我們比不上,但是真要硬碰硬起來,還真不一定誰怕誰。
然后我們再來看一看民間儲備的力量。
美國的空中力量發展比較早,因此民間握有飛行證的人確實數字極其龐大。
這也是美國在空中力量上如此自信的主要原因。
他們自認為可以快速動員這部分力量,哪怕是作后勤也是很大一股力量。
拿二戰時期來舉例,美國就曾經通過民間飛行俱樂部,儲備了將近30萬飛行員。
這些民間人才,確實十分給力,在二戰時期也為中國的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美國民用航空正在不斷地挖人,找人才。
美國實際可用的儲備人才量,已經在不斷地打折扣。
如今的中國正在搞軍民融合演練,部分的民航飛行員,同樣接受了準軍事化訓練,能夠在戰爭時期完成轉崗運輸機或者無人機的操作。
更厲害的是,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大量注冊的無人機飛手,這才是屬于我國的新型戰略儲備。
要知道,在現代戰場上,靠著它的靈敏性,就已經打出了一片新的江山。
在之前的俄烏戰場上,烏克蘭就曾經招募大量的民間飛手操作無人機,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戰果。
而中國的這些民間力量雖然不能直接開啟戰機,但是可以操作一個又一個無人機,建立起新型空中打擊群,在戰場上同樣可以有著十分亮眼的表現。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隨著技術變革不斷更新,空戰的規則也被國際社會不斷重述。
無人機和AI的出現,讓如今的空戰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美國的死神無人機,已經執行了超過10萬小時的作戰任務,甚至還搞起了天空博格項目,試圖讓AI僚機自主作戰。
中國的忠誠僚機,同樣也已經完成了匹配度測試。
不但能夠和殲-20形成完美的配合,還能在20萬無人機飛手當中,快速地轉換成戰場的主要力量。
現在,無人機已經成為了戰場主力,這部分的儲備人才或許還能真的做到在戰場上以一當十。
中國的翼龍無人機,在戰場上的表現就十分有亮點。
不但能夠掛導彈直接實現對地攻擊,而且能搞偵查,早已經在實戰當中,不斷地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當今空戰,比的從來都不是飛行員的數量,而是質量。
美國一直覺得自己廣播中的行為,一定能夠讓自己在戰爭當中,擁有更大的動員效率。
但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海外基地太多,所以后勤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甚至行動成本都高出中國整整兩倍。
別看美國理論上在戰爭時期可以動員10萬名以上的飛行人員,但是其實能夠真正操作先進戰機的也不多。
在中國,官方很少直接公布飛行員數量,據估解放軍現役飛行員可能在1萬到1.3萬之間。
這些人,再加上五到八萬的無人機飛手,完全可以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空中力量。
在現代空戰當中,想要取得先手優勢,人數不是最重要的,體系協同和技術代差,才是決定輸贏的根本。
中國在無人機和區域拒止的優勢不可忽視,我們完全不需要妄自菲薄。
畢竟飛行員數量不在多,夠用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