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頂流水果非西瓜莫屬,水分足、甜度高,誰家冰箱不存幾個?冰透后挖著吃、啃著吃都舒坦。西瓜品種幾十種,味道差異大,除了品種,土壤養分影響極大。那全國哪里的西瓜最對味?網友評選出8個地方,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老家。
1. 山東東明西瓜:千年老產地,甜得有底氣
說全國有名的西瓜產地,山東東明得算一個。東明縣坐落在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從這兒開始流入山東,是黃河進山東的第一個縣。這兒屬暖溫帶季風氣候,不冷不熱,雨水不多不少,四季分得清清楚楚,給西瓜生長鋪了好底子。
東明人種西瓜的年頭得從宋朝算起,到現在一千多年了。這些年不斷換品種,如今能種出 30 多種西瓜。切開一個,瓜瓤細膩得很,幾乎沒什么硬纖維,個頭還大,咬一口脆生生的,甜味直往嗓子眼里鉆。這西瓜還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名頭響當當。
2. 山東濰坊昌樂西瓜:沙土地里長,脆得掉渣
昌樂縣隸屬濰坊,地處山東半島中心。這里氣候獨特,春溫回升早,晝夜溫差大,加之大片沙壤土富含氮、磷、鉀等養分,為西瓜生長提供絕佳條件。昌樂西瓜皮簿、瓤脆似玻璃,個頭勻稱圓潤,甜度尤為出眾,咬一口如蜜般甘甜,直接吃或榨汁都惹人喜愛。當地夏日街邊西瓜攤,八成以上賣的都是昌樂瓜。
3. 北京大興西瓜:沙土地養出來,沙甜賽蜜
北京東南郊的大興龐各莊,種西瓜的本事可不是吹的。大興在永定河東邊,地面是洪水沖積出來的平原,土多是沙性的,透水性好,西瓜根能使勁往下扎。而且每年 6 月,正是西瓜喝水最多的時候,這兒偏偏雨多風勤,老天爺都幫著澆水。
大興人種西瓜的年頭長,手里的經驗能寫本書。種出來的西瓜顏值高,皮兒薄,瓤兒紅得發亮,最出名的是 “沙、甜、脆”—— 咬一口沙沙的,甜味濃,還帶著脆勁。京津冀一帶的人都認它,就像我在北京,一到夏天,買西瓜八成選大興的,個個沙甜得很。
4. 青海民和旱砂西瓜:小個頭藏著大甜度
青海民和縣有 “瓜果之鄉” 的名號,這兒的旱砂西瓜,吃過的人都夸。它的甜度高,吃著清爽脆甜,瓜香味兒特正。
民和的西瓜個頭不算大,買著方便,切開一看,皮不厚,聞著就有股清香味。咬在嘴里,汁水能濺出來,甜得恰到好處,不會齁嗓子。好多人就愛這口,說 “小是小,味兒全占了”。
5. 上海浦東南匯西瓜:大都市里的 “甜秘密”
上海不僅有高樓大廈,浦東南匯一帶藏著大片沙質土,晝夜溫差大,利于西瓜積累糖分。自上世紀80年代起,南匯便大規模種西瓜,已有數十年歷史。這里的西瓜生長在沿海鹽堿地,皮薄透光,汁水豐富,瓜瓤粉嘟嘟,口感甜亮,品質上乘。曾在浦東街頭見小販多賣南匯瓜,買了一個,瓜瓤不算極紅,卻脆如咬冰,甜味直抵舌尖。
6. 河南開封西瓜:品種多,個個有特色
河南是種糧大省,種起西瓜來也不含糊,尤其是開封,種西瓜的歷史老長了。開封的西瓜光皮色就有好幾種:黑皮的、帶網紋的青皮的、條紋的,還有黃皮的,形狀也多,橢圓的、圓的、長橢圓的,個個長得周正。
切開之后,瓤有鮮紅色的,也有黃色的,吃著清香,汁水多,籽少甚至沒籽,嚼著沒硬纖維,放幾天也不容易壞。老開封人夏天趕集,拎回家的多半是本地西瓜,說 “就認這口清爽”。
7. 陜西大荔西瓜:貢品底子,甜得有傳承
大荔西瓜,以前叫 “同州大西瓜”,從漢唐時候起就是貢品,來頭不小。這兒的土多是黃綿土和沙土,土里的有機質多,給西瓜喂得足。
大荔西瓜個頭大,圓的、橢圓的都有,瓜瓤紅得發亮,嫩得像豆腐,汁水一咬就流,吃著沙甜沙甜的。當地老人說,這西瓜的味兒,跟老輩人傳下來的一樣,沒走樣。
8. 寧夏硒砂瓜:石頭縫里長的 “甜貴族”
寧夏硒砂瓜堪稱西瓜中的“講究人”。它生長在干旱地區,種植方式獨特:地里鋪碎石,既助吸熱又保水分,還讓西瓜吸收更多硒元素。硒砂瓜個頭大,單果可達十幾斤,皮厚卻結實鎖水。切開后瓜肉淡黃色,口感沙甜獨特。因含硒有保健作用,深受人們追捧,不少人特意尋覓購買。
你老家的西瓜上榜了嗎?夏天你最愛哪種瓜?評論區聊聊,說不定能找到同款 “瓜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