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環(huán)衛(wèi)工在高溫下翻了8噸垃圾,幫一個小朋友找到了兒童手表。
聽起來是不是挺“正能量”的?一個暖心的小故事,一個相信“人間值得”的結(jié)局。可看到評論區(qū)里一個個問號、一聲聲“為陌生人翻垃圾值得嗎?”“誰來心疼他們?”很多人心里其實都硌得慌。
這不是一個冷不丁跳出來的“找表事件”,它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社會的一面光,也照出了另一面影子。
八噸垃圾,一場“找回城市溫度”的幫助
事情要從7月1日說起。
深圳的盧女士一家坐高鐵從太原到大同,下車時不慎把孩子的兒童手表遺忘在車上。家中寶貝當然急了,可更揪心的是孩子沒了手表,定位功能也沒了信號,擔心孩子情緒。
起初,他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用,最后聽從別人建議打了12345熱線,沒想到竟有回應。更沒想到,工作人員查詢發(fā)現(xiàn)手表定位仍然顯示在大同南站。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手表被當成垃圾丟進去,壓縮進了中轉(zhuǎn)箱。
隨后,一張龐大的“搜表網(wǎng)”鋪開。
垃圾箱重約8噸,已經(jīng)被轉(zhuǎn)運至富喬焚燒發(fā)電場。兩名環(huán)衛(wèi)工頂著當?shù)?0℃的高溫,徒手翻找了四個多小時,終于在下午四點找到手表!當盧女士從工人手中接過手表時,情緒上頭,當場發(fā)紅包被婉拒。她感動地說:“這么大熱天,誰愿意為陌生人去翻垃圾呢?大同做到了。”
看起來是個城市溫情、勞動高尚的“暖心故事”。但網(wǎng)友的反應,卻不如你們想的那般“統(tǒng)一好評”。
而是成了一次關(guān)于勞動價值的大討論。
事件引熱議:“一塊兒童手表值得嗎?”
努力找回東西,在有人的地方當然是情分;可在某些崗位上,它卻成了“被要求的道德感動”。
評論區(qū)一片聲音說:“這種暖心新聞看完心里默得慌。”
“如果是人工耳蝸或假肢,我還理解,一個兒童電話手表,值得翻這么大片垃圾、增加勞動者的風險和身心負擔嗎?”
“如果翻找什么出事怎么辦?誰來負責?”
在這個氣溫高達40℃的夏天,很多人都親身經(jīng)歷過出門幾步就一身汗,站幾分鐘就頭暈目眩。而兩位環(huán)衛(wèi)工,是在烈日下徒手翻找8噸垃圾……
誰說他們不是在用健康和汗水給我們找“人情味”呢?
然而,媒體報道的重點呢,都是“孩子高興了”“城市有溫度了”,至于環(huán)衛(wèi)工是否受傷、有沒有佩戴口罩、手套?有沒有適當?shù)难a貼?防護?喝水的涼水?——一句都沒寫。
誰看不見他們的高溫日常?
在大同的故事之外,還有更多身影在高溫下堅定不移:
在城市里,園林工人頂著烈日一次又一次修剪綠植;
在救援現(xiàn)場,消防員穿著厚重裝備站在火場里;
在建筑工地,皮手套背后,那雙手卻是被曬燙起泡的……
清潔公共場所的他們,從來不是被陽光回避的人群。他們用一把掃帚、一桶水、一個手套,撐起城市的臉面,只是為了千萬人的一日安寧。
可卻總有人希望他們做一些超出職責范圍的事,還必須“無怨無悔”,甚至動輒上熱搜、“一家團圓”的背后,是沒人關(guān)心的烈陽灼膚,是也許本不該承擔的風險。
這年夏天,不只是環(huán)衛(wèi)工,網(wǎng)絡(luò)上越來越多的快遞小哥、外賣員、工地工人都成為網(wǎng)友熱議的“存在”。
我們關(guān)心他們:
能不能有一個喝水上廁所歇腳的空間?
高溫補貼能不能打到手上?
工作保障落實了嗎?
這些名額有限、臨時性的“休息驛站”能解一時之渴,卻不能解決系統(tǒng)性問題。當城市津津樂道“我們做到了,找回了孩子的手表”,其實更該多問一句:有沒有做到為他們撐起一份真正有保障的職業(yè)環(huán)境?
如果每一次“暖心新聞”只讓陌生人感動,卻沒人照顧這些無名勞動者的一切辛苦,那這個暖,還是太薄了。
互幫互助是好事,但不該只讓底層工人為“溫情”買單
事件讓很多人動搖的點在于:
“一次兩次是被理解的,有問題嗎?沒有激情的善舉就少了愛。”
問題從來不是“翻垃圾找手表”的誰對誰錯,而在于我們的制度與文明是否為這些善意提供了安全和尊重?
如果這個兒童手表找得讓環(huán)衛(wèi)工人中暑、受傷、感染了垃圾里的病毒細菌細菌……誰來負責?
如果環(huán)衛(wèi)工人沒有額外補償,還要在第二天繼續(xù)正常工作,這樣的“幫助”誰來接住?
希望這樣的新聞,不只是為了讓人感動
我們希望看到的不是:
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背影,卻在新聞中被一筆帶過;
一段“找回成功”的喜悅,卻掩蓋了對勞動者關(guān)心的缺失;
一次正能量的媒體報道,反倒成了一次“拔高奉獻主義”的道德綁架。
我們更希望媒體和城市管理的聲音是:
建立健全的“撿拾處理機制”,讓旅客照看自己的物品成為前提;
對勞動者的安全防護明文記錄、看得見;
每一份“額外勞動”,都有一份“理應有的回報”……
城市有溫度,是靠一個個肯付出的勞動者撐起的。
我們渴望更多類似的“暖心”舉動時,也要記住一個前提:
溫暖,不只是一次“找到手表”的結(jié)局;
它也該是一雙手戴著手套避開毒蟲割傷,
是一杯礦泉水的簡易補給,
是一句“你們辛苦了”的認真被聽見。
愿高溫下依然付出的人們,被更多看見、被更多尊重。
愿“感人”的新聞,背后不是一個人的犧牲,而是一個城市的覺悟。
來源 丨紅網(wǎng)論壇@花好月兒圓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
如有侵權(quán)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