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忙著給娃哈哈添新意,誰留意宗繼昌悄悄握住多地公司?
千山道
宗馥莉在杭州總部舉著新款AD鈣奶接受采訪時,沈陽一家娃哈哈關聯公司的董事名單里,悄悄多了個名字——宗繼昌。這事兒過去兩年沒人在意,直到老宗走后,天津、哈爾濱、大理的工商信息一條條更新,大家才猛然發現:那個傳了十幾年在美國待著的兒子,早就在國內的公司里悄悄搭梯子了。
誰都沒留意過宗繼昌。就像當年杜建英在浙大讀外語系時,誰也想不到這個背單詞比誰都快的姑娘,會跟踩著三輪車跑批發的宗慶后走到一起。1996年兒子出生,老宗親自提筆寫“繼昌”兩個字,戶口本上落名那天,他對著襁褓里的孩子念叨“繼承昌隆”,這四個字比宗馥莉“馥莉”的雅致,多了幾分壓箱底的分量。
宗馥莉哈佛畢業回國那年,媒體追著拍她剪彩、開戰略會,標題全是“娃哈哈接班人定了”。那會兒宗繼昌剛從美國大學畢業,朋友圈里曬的是紐約落日和波士頓咖啡館,誰也沒把他和國內的飲料流水線扯上關系。直到2022年12月,沈陽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里,“宗繼昌”三個字突然冒出來,職位是董事。那會兒老宗還在,所有人都盯著宗馥莉在上市公司年報里的薪資數字,沒人在乎東北那間工廠的董事會多了個新名字。
老宗走后的三個月,這事兒漸漸顯了門道。天津娃哈哈食品、哈爾濱娃哈哈飲料、大理娃哈哈乳業……宗繼昌的名字像撒種子似的,一個個出現在這些公司的董事名單里。外人看著普通,懂行的卻心里有數:天津公司管著華北瓶裝水配送,哈爾濱工廠是東北果汁生產線的心臟,大理乳業基地供應整個西南的酸奶原料。這哪是掛名?分明是把全國的生產命脈,悄悄交到了兒子手里。
杜建英這些年很少露面,但老員工都記得,她當年跟著老宗跑經銷商會議,算盤打得比計算器還響。宗繼昌小時候,她常帶他去車間,指著流水線說“這瓶子里裝的不只是水,是過日子的底氣”。后來送兒子去美國,有人說她是想讓孩子遠離紛爭,現在看,更像是去學另一套規則——美國的公司法、跨境稅務,這些或許正是老宗給兒子備下的暗棋。
宗馥莉在發布會上說“要給娃哈哈添點年輕氣”,她推的聯名款、直播帶貨,確實讓品牌亮了新相。但宗繼昌那邊,干的都是實在活兒:沈陽公司的董事會上,他提的“優化東北冷鏈物流”議案,直接讓運輸效率漲了17%;哈爾濱工廠的環保改造,他拍板引進德國設備,雖花了錢,卻拿到當地最高環保補貼。這些事不上新聞,可老宗生前常跟身邊人說“繼昌這孩子,不愛說話,賬卻算得比誰都精”。
關于美國身份,圈內有兩種猜法:一種說老宗早就在鋪跨境的路,兒子的身份方便處理海外投資;另一種更實在,現在食品行業國際標準嚴,有個外籍董事,進出口審批或許能順些。去年娃哈哈一款益生菌想進歐洲,就是宗繼昌通過美國咨詢公司搞定的歐盟認證,宗馥莉在發布會上提過一句,沒說誰操辦的。
老宗這輩子信“兩條腿走路”。年輕時踩三輪車送貨,另一條腿跑批發市場;老了安排接班,也玩起“明線暗線”——女兒管品牌、市場這些光鮮活兒,兒子抓生產、供應鏈這些根基。就像“娃哈哈”這名字,“娃”是孩子,“哈”是笑,既得讓消費者喜歡(宗馥莉的活兒),也得讓生產線轉得順(宗繼昌的活兒)。
前陣子有經銷商去總部,在走廊撞見宗繼昌,他手里捏著報表,和宗馥莉迎面走過,兄妹倆笑著點頭,沒多話。但報表上“2024西南營收目標”旁,有宗馥莉的“同意”,還有宗繼昌的小字“建議加云南普洱茶口味試點”。這場景讓人想起老宗的話“一易友,臺前幕后都是唱戲,只要戲好,誰站中間不重要”。
最近,宗繼昌的名字又出現在娃哈哈(香港)有限公司的董事名單里,負責海外業務。有人說這是接班信號,也有人說老宗的棋盤更大。但不管怎樣,我們盯著宗馥莉的發布會時,宗繼昌已把全國生產線連成網;我們討論“傳統企業轉型”時,老宗家的兒女早一個往前闖,一個守好家。
誰家的日子不這樣?父母總想著給兒女多留條路,只是老宗的路,鋪到了全國車間、海外文件上。或許某天,宗馥莉帶著新款飲料站上國際舞臺,宗繼昌在幕后敲定全球供應鏈,兄妹相視一笑時,才懂老宗取名“繼昌”的深意——不止繼承,更要讓家業在時代里,繼續興旺。
這盤棋還在落子,我們這些看客,與其猜誰贏,不如想想:自家老爺子留的那點“家底”,不管是手藝、道理,還是小鋪面,咱有沒有像宗家兒女這樣,一個往前闖,一個守好家?畢竟日子這杯“飲料”,得有新意,也得有根基,才喝著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