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七月下旬
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
也正式拉開帷幕
那么
“七下八上”究竟是啥?
為啥這個時期北方總下暴雨?
這個時期為啥是北方防汛關鍵期?
什么是“七下八上”?
北方的小伙伴有沒有感覺,每年的“七下八上”這個時期總會下暴雨。
氣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國華北、東北地區降水最為集中的一段時期。有時候“七下八上”的“在崗”時間也可以延伸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約一個月。
每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及東北地區降水天氣明顯增多,容易出現洪澇及次生災害,如城市內澇、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同時南海和西太平洋的臺風活動進入活躍期,沿海地區易受臺風、降水和風暴潮影響。
“七下八上”為何如此多雨?
“七下八上”時期,雨水在北方狂刷“存在感”,短短一個月左右,北方地區降雨量就會占到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華北、黃淮地區、東北,以及位于黃土高原的陜、甘、寧等地都將迎來一年中最集中的降雨。
為什么北方一年的雨都下在這個時候?這與副熱帶高壓有關。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風的北邊緣推進到了華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相對穩定地維持在北緯25°以北,副熱帶高壓就像一個水汽“傳送帶”,借助其西南側的西南氣流或偏東氣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為華北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暖濕氣流一旦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就容易形成強降水或持續性降水。
當然,北方暴雨的產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瀾:太行山脈呈南北走向橫亙于華北中部,是東部地區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對華北天氣系統特別是暴雨有著重要影響。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與太行山脈對水汽、暖濕氣流的強迫抬升有關。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臺風活躍的時期,由于臺風本身攜帶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北上,會造成防汛形勢陡然緊張。例如2023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后,其殘余環流繼續北上,為山東、京津冀及遼寧等地帶來大范圍強降水。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南方地區一年中往往有多個多雨時期,而北方多雨期則集中在“七下八上”階段。北方對于暴雨的承載能力比南方稍弱,所以這一時期尤其需要做好防災減災救災準備。
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時期
外出時應及時關注
最新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防范強降雨
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汛期避險指南請收好
來源 ▏大城應急管理
編輯 ▏劉寧 劉賀英 王小東
審核 ▏張俊英 賈偉
溫馨提示: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