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外交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詭異的事,一般來說國家的駐外大使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往往具備較高的外交素養、外事能力以及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但有一次,一位名叫李濱的駐韓大使,在韓國工作期間卻一不小心被當地情報機構設計了一次策反計謀。
最終他沒有抵擋對方的糖衣炮彈,成為了供對方驅使的內鬼。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外交大才
李濱1956年生人,他的家里可以說是北京的一個優越的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在高校任職,而他的母親則在文藝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詣。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長大,李濱從小就展現出了在學識和才能上的天賦。
因為是朝鮮族的關系,李濱從小對學習朝鮮語以及韓語,有先天性的優勢。由于他在學校里需要學習的優秀表現,大學階段被學校批準,獲得了一個留學朝鮮的機會。
在當時的70年代,留學批準都是由官方進行的,于是這次經歷也為李濱之后成為駐華大使,埋下了伏筆。
他所到達的院校是金日成綜合大學,這所院校是朝鮮的頂尖院校。
可以說國家當時派他到朝鮮就是為了讓他能夠更好地拓展國際視野,了解朝鮮、韓國發展時政,為以后將他培養成韓朝外交官做準備。他也不辱使命,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當時中國和朝鮮方面的關系非常的友好,而李濱作為被國家派遣的留學生也得到了朝鮮官方的重視。
李濱甚至還逐漸和領導人金正日攀上了關系,可以說,此時他已經展現出了卓越的外交天賦。
于是在他21歲畢業時,他也順理成章地進入到了國家外交部工作,還在之后被派往朝鮮大使館任職。
不過一開始他畢竟是一名普通的留學生,沒有作為國家外交官的經驗,他只能從最底層的文職人員的做起。
幾年之后,他如愿以償成為了外交官里面的秘書。
之后又從三等秘書升任為二等秘書,成為了中層管理人員,級別也成了副處級官員。
1994年,正是中國和韓國建交的第二年。就在這一年,韓國高層領導互訪,使兩國關系更加密切。
同時也在這一年,雙方制定了軍事合作、產業合作、旅游合作、文化交流合作的協定。
也就在這一年,李濱被國家派往韓國大使館擔任參贊的職務,第一次成為了駐外大使館中二把手的角色。
其實,國家為了防止外交人員違法違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規則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輪值。
一個外交人員一般不會在某個國家的大使館中擔任太長時間的職位,一般都是兩三年就會被派到其他國家。
一方面為了防止外交人員在當地人脈越來越大,產生貪污腐敗的危險,另一方面也防止所在國家對我國外交人員進行策反。但盡管這樣,李濱還是中招了。
他在擔任韓國參贊四年的時間后,被派到鄰國韓國擔任全權大使,這也是他第一次擔任一把手的職位。也就是在此期間,他被韓國情報部門吸收,成為了間諜人員。
二、實施“美男計”
其實早在幾年前,他在擔任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參戰的過程中就被韓國的情報人員盯上了。
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在眾多駐韓外交官中,韓國情報部門也是經過篩選的,最終確定了李濱是最有可能被策反的對象,之后才針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反計策。
正當韓國方面的人員派人接觸李濱并向他表達策反意愿時,沒想到被他嚴厲拒絕了。
于是韓國方面又想了其他的辦法,那就是從里面的生活細節著手。
最終,他們終于發現了李濱的弱點,這個弱點和他的性取向有關系。
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暗訪調查之后,他們發現李濱雖然已經結婚有一位妻子,但是他同樣也對男性有性方面的愛好,于是韓國情報部門準備為他專門設計一個“美男計”。
為了顯得不那么刻意,韓國方面精挑細選選擇了一位精通中文的商界人士,他還是一位韓國商業領域內的富二代,對各種上流社會的聚會禮儀,吃喝玩樂,樣樣精通。
為了完成此次任務,韓國情報部門特地對他進行了三個月的職業培訓。于是萬事俱備之后,他開始有意地接觸李濱了。
初次見面是在一個非常高等級的藝術沙龍宴會當中,作為駐韓國的外交大使,李濱在職責之內的確實需要和當地的某些高級官員以及上流社會的人物打交道,于是這就給了策反人員以可乘之機。
這個富二代一見面就表現的彬彬有禮,而且直言不諱地講出了自己顯赫的身世,極大地引起了李濱的注意。在此次宴會結束之后,兩人互相交換了聯系方式。
回到家之后,對方開始有意無意地私人約會李濱。起初是以工作的理由,之后越來越涉及到私生活,于是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兩人的身份就從工作場合認識的普通朋友轉變為了生活上的親密知己。
既然是知己的話必然是無話不談,韓國的間諜組織也知道時機已經成熟,要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時間來到了2003年,當時正好在韓國的釜山地區召開新一屆的亞太經合會議。在此期間,李濱作為中國駐韓大使首次向韓國情報部門透露了涉及國家機密的文件。其中離不開,韓國情報人員對他的威逼利誘。
據說,韓國情報人員還用隱蔽的手段掌握了李濱個人生活上的不檢點證據,正因如此他才變得這么聽話。
三、出賣國家利益
要知道,在國與國的外交當中。外交談判往往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有時候比戰場的前線更加危險。外交官的一進一退之間,損失的是國家一分一毫的主權和領土。
2003年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間點,當時中韓兩國正在針對東海上的一些島嶼進行海洋劃界談判。
但是尷尬的是,在談判會議開始之前,韓國情報人員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從駐韓大使李濱身上得知了中國代表團的交易籌碼和底線。
于是談判一開始,韓國代表就對中方人員展開了猛烈攻勢,一度使我國代表非常被動。
最終的代價就是我國國家海洋利益被嚴重出賣,最終直接導致我國被迫放棄東海蘇巖礁超過四成的領土,海洋權益總面積也丟失了2萬平方公里以上。
在會議的結尾,中韓兩國還簽署了有關之后東海海域漁業捕撈的內容協定。但由于李濱的出賣,韓國的漁船平白無故增加了40%以上的捕撈配額,而我國的漁業捕撈配額急劇下降。
這也造成遼寧周邊海域的漁船,本來出海之后有七成以上的漁船可以滿載而歸,之后這一比例下降到了三成。
在第二年中韓兩國又一外交事件中,李濱再次把中國的底牌泄露給韓國,這次還牽扯到了朝鮮方面,使朝鮮的國家利益受到極大損失。
當時正是朝鮮和韓國和談判期間,而韓國背后的勢力是美國,朝鮮背后的勢力是中國。
但李濱提前泄露了中國對朝鮮的態度和立場,于是在會議上,美國和韓國手拿底牌向中國施壓,一使中國不斷發展讓步,甚至還將朝鮮排擠出了會議。
后來有研究機構分析,正因李濱的泄密行為,本來應該很很快解決的朝鮮核問題一直被推后了六年。
朝鮮方面在了解這些內幕之后也氣憤不已,甚至在報紙上公然指責李濱的行為是背信棄義,還說影響了兩國之間的革命友誼。
李濱出賣祖國為韓國充當間諜的行為一直持續到2006年。當時他已經離開了韓國,也離開了外交事務,被調任到山東省擔任威海市委常委。
但就在一次國家安全部門的例行檢查中,相關人員突然發現李濱的銀行賬戶存在異常。
再進一步深入調查后,發現了他和韓國情報部門已以及美國有著不正當的關系,有理由懷疑他有利用國家情報換取不義之財的嫌疑。
公安部門隨后緊急對他進行了抓捕。終于在審核之后,李濱之前幾次出賣國家的行為才被公之于眾。
不過,隨后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最高檢察院僅以經濟犯罪的名義,判處李濱七年有期徒刑。
至于原因,則是當時國家為了進一步降低此次惡劣事件的國際影響,此外還考慮到李濱的父母以及他本人確實在之前擔任國家公職時做出過突出貢獻,以此對他進行了輕判。
欲望和利益往往是能夠腐蝕掉一個人最有用的工具,對于個人來說,只要不起貪念自然也就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了。
李濱事件之后,國家有關方面也進一步增強了反間諜滲透的工作,以避免此類惡性事件再次發生。
信息來源:
[1]潛伏在中國高層的九大間諜大案.津南政法.
[2]中韓漁爭的由來與匪夷所思的《中韓漁業協定》.21CN.
[3]原駐韓大使李濱犯間諜罪.環京津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