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一則重磅公告,禁止向臺灣八家軍工企業出口兩用物項,包括稀土、無人機核心部件等關鍵物資。這八家企業是臺灣軍方的核心供應商,直接支撐著島內的軍事生產能力。消息一出,臺灣島內震動,美國方面也顯得措手不及。
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承諾全力支持臺灣,但面對中國大陸如此迅速且精準的行動,他的團隊顯然低估了對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臺灣專家邱毅第一時間站出來評論,稱這是大陸對臺軍的“鎖喉行動”正式啟動,目標直指削弱臺灣的軍事自主能力。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貿易限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打擊。中國大陸選擇在2025年這個時間節點出手,既是對臺灣當局近年來“以武拒統”姿態的回應,也是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戰略部署的一次明確挑戰。
禁令涉及的稀土和兩用物項,直接卡住了臺灣軍工產業的咽喉。臺灣的無人機產業尤為依賴大陸供應鏈,失去這些關鍵材料,生產鏈幾乎瞬間癱瘓。臺海局勢因此迅速升溫,而各方反應卻暴露了各自的困境與無奈。
稀土作為現代高科技產業的核心資源,在軍事領域尤其不可或缺。從無人機到導彈制導系統,再到雷達設備,稀土元素無處不在。
中國掌控著全球約70%的稀土生產和90%以上的加工能力,這讓它在供應鏈博弈中握有無可匹敵的優勢。此次禁令不僅禁止稀土出口,還包括無人機核心部件等兩用物項,直接讓臺灣的軍工企業陷入絕境。
臺灣航天工業發展公司(AIDC)等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企業,是島內軍工體系的中流砥柱。以無人機為例,臺灣近年來大力發展這一領域,試圖構建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抗大陸。
臺灣工研院的數據顯示,島內無人機產業90%以上的稀土和關鍵磁鐵依賴大陸進口。禁令實施后,這些企業的庫存僅能支撐數周,生產線面臨停擺。臺灣經濟部門緊急統計顯示,島內稀土儲備極為有限,短期內無法自給自足。
相比之下,美國也無法迅速填補這一空缺。2024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報告指出,美國稀土產量僅占全球的12%,且加工能力嚴重依賴中國。特朗普政府曾試圖推動國內稀土產業復興,但進展緩慢。
更糟的是,美國近年來的軍援庫存因支持烏克蘭戰爭而大幅消耗,五角大樓的武器儲備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對臺灣的支援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唐納德·特朗普自2017年首次擔任總統以來,一直將對華強硬作為核心政策。他曾批準對臺出售F-16戰機和愛國者導彈,多次派遣軍艦穿越南海,試圖遏制中國在亞太的影響力。
2024年再次當選后,特朗普延續了這一路線,高調承諾保護臺灣安全。中國商務部7月的禁令讓他的計劃猝不及防。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指出,特朗普低估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結構性力量”。
稀土短缺不僅威脅臺灣,也波及美國自身的軍工生產。2024年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曾警告,稀土依賴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患,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數年時間。
特朗普團隊內部對此爭論不休,有人主張加征關稅報復中國,有人則擔心這會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后果。最終,美國國務院僅發表了一份“關切”聲明,缺乏實質性反制措施。
這種反應遲緩讓特朗普的承諾顯得蒼白。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社交媒體上評論:“美國靠不住的時候,我們怎么辦?”
島內輿論開始質疑,美臺關系是否真如表面那般堅固。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內為他辯護,稱他正忙于處理經濟壓力,但這無法掩蓋他在臺海問題上的被動。
臺灣專家邱毅以一貫犀利的風格,對禁令發表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大陸此舉是“釜底抽薪”,直擊臺灣軍工的命脈。邱毅多年來主張兩岸和平統一,反對“臺獨”路線,這讓他在島內備受爭議。
但此次他的觀點卻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鳴。他在媒體上列舉數據:臺灣軍工產業對大陸供應鏈的依賴高達80%以上,尤其是稀土和電子元件,幾乎沒有替代來源。
邱毅警告,臺灣當局若繼續一味依賴美國和軍演示強,只會加速自身衰弱。他提到,全球稀土市場被中國主導,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雖有潛力,但產量和加工能力遠不足以支持臺灣的需求。
邱毅的言論在島內引發激烈爭論,支持者認為他點出了問題的核心,反對者則指責他“唱衰臺灣”。無論如何,他的分析讓更多人開始反思,臺灣的軍事自主能力究竟有多大水分。
邱毅并非危言聳聽。2024年臺軍報告曾承認,島內軍工供應鏈存在“單一來源風險”,但遲遲未能解決。如今風險變為現實,臺軍的窘境暴露無遺。邱毅在一次采訪中感慨:“我們不能總是活在幻想里,現實是最好的老師?!?/strong>
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面對的壓力空前巨大。他上臺以來堅持“主權獨立”立場,多次公開反對大陸的統一主張,這無疑激化了兩岸矛盾。
此次禁令被視為大陸的直接回應,讓賴清德政府措手不及。他在此前曾下令增加軍費,推動“漢光”軍演,試圖展示防御決心。禁令導致的物資短缺,讓這些努力大打折扣。
賴清德曾試圖向美國和日本求援,但得到的回應多是口頭支持。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禁令遲早會削弱臺軍的偵察和反制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大陸日益強大的軍事壓力時。
2024年的“漢光”軍演已暴露出后勤不足的問題,如今禁令雪上加霜。專家指出,若無法迅速恢復供應鏈,臺軍的戰備狀態將持續惡化。
中國商務部的禁令只是開端。有分析認為,大陸可能進一步擴大制裁范圍,涵蓋更多軍工相關企業。
臺灣能否找到替代供應鏈,美國是否會有更強硬的反制,答案尚未揭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鎖喉行動”已讓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