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局勢從來不缺火花,日本突然松口,竟允許在國籍一欄填上“臺灣”,還沒等大家緩過神來,中國軍機就飛到了琉球上空。
日本改策始末
日本跟中國一直保持著“一個中國”的共識,也就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咱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場幾十年沒變過,根深蒂固。但日本卻在行政層面開了個口子,允許在一些表格里填“臺灣”作為國籍。
為啥日本要這么干?先看歷史。日本跟臺灣當局的聯系不是一天兩天了,民間往來一直沒斷過。尤其是最近幾年,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鬧得歡,日本有些人看著眼熱,覺得臺灣是個不錯的棋子,能在東亞這盤棋上幫他們掰掰腕子。政策調整,很可能是日本想給所謂的“臺灣當局”遞個眼色,拉近點距離。
日本跟中國在東海的矛盾可不少,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越來越多,日本覺得得找點法子平衡一下。讓“臺灣”入國籍表,可能就是個試探,想看看中國的反應,順便給自己壯壯膽。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經濟上掐著命脈呢。2022年,中日貿易額高達3570億美元,日本出口的汽車、機械不少都靠中國市場。惹毛了中國,經濟報復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日本國內有些人怕引火燒身。
中國軍機亮劍
日本剛改了政策沒多久,琉球上空就迎來了中國軍機。
琉球是日本的南大門,離咱們臺灣島不遠,還駐著好幾萬美軍。中國軍機飛過去,不是去旅游的,而是要表明態度。日本敢在“臺灣”問題上搞小動作,中國就得讓日本知道,這紅線不是說著玩的。
這也不是頭一回了。中國軍機巡航東海,早就是常態。2021年,國防部就說過,解放軍在東海、南海的訓練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必要行動。此次飛琉球,雖然動靜大,但本質上跟之前的巡航沒啥區別,就是范圍更大、信號更強。數據顯示,中國軍機在東海活動次數比前一年多了30%。
再說戰略層面。琉球這地方不簡單,美日同盟的支點就在這。中國軍機飛過去,不光是對日本,也是給美國看的。美國在琉球有3萬多駐軍,嘉手納基地還是亞太最大的空軍基地。
當然,東海上空擠著中日美三家的飛機,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后果誰都不想看到。但中國這邊顯然算好了分寸,飛過去是亮肌肉,不是真要打起來。國防部發言人早就表態過,中國的軍事行動是“正當、合理、克制”的,目的就是維護和平,不是挑起沖突。
總結下,中國軍機飛琉球,既是回應日本的小動作,也是長期戰略的一部分。日本想試水,中國就用行動告訴他們,水深得很,別蹚渾了。
地區局勢波瀾
日本改政策,中國軍機飛琉球,東亞池水算是徹底渾了。
首先,臺灣問題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點全世界都清楚。日本這回給“臺灣”開綠燈,等于是往中國心口上插了一根刺。別看只是個國籍選項,背后牽扯的是主權之爭。
中國不可能讓步,必然得硬起來。
其次,中日關系肯定得涼一涼。本來兩國關系就忽冷忽熱,這下更是雪上加霜。日本靠著中國經濟吃飯,中國也需要日本的技術和投資。可現在,政治上的裂痕大了,經濟合作難免受影響。2023年初,中日還在談自貿區的事,這回估計得擱置了。
再往外看,美國坐不住了。琉球是美日同盟的前哨,中國軍機一飛,美國就得掂量自己的牌夠不夠硬。美國老拿“印太戰略”說事,想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圍堵中國。此此事一出,美國可能會借機加大軍援,搞聯合軍演,甚至慫恿日本再往前走一步。
地區局勢的連鎖反應還不止這些。韓國、東南亞國家都在看風向。日本跟中國掰手腕,他們也得想想站哪邊。特別是南海問題,菲律賓、越南這些國家可能覺得有機可乘,想蹭蹭熱度。但中國在南海的實力擺在那,誰都得三思。
日本改個政策,中國軍機一飛,表面上是兩國過招,實際上是東亞權力格局的一次大洗牌。日本想借臺灣問題給自己加分,可沒算到中國的反應這么快、這么硬。中國既捍衛了主權,也給周邊國家提了個醒:別拿一個中國原則開玩笑。至于琉球上空的那片云,散不散得看雙方怎么出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