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陳旭
7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在發布會上表示,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在5月份出臺實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介紹,從上半年金融總量數據來看,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平穩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6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8.9%和8.3%,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高0.8和2.1個百分點。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合理增長,金融體系較好地滿足了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83萬億元,同比多4.74萬億元。
鄒瀾強調,貨幣政策的傳導需要時間,已經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攝
下階段將把握好政策實施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
上半年人民銀行出臺了一系列貨幣信貸政策措施,目前這些政策的實施情況如何?下半年人民銀行在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方面還會采取哪些措施?
鄒瀾在回答媒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圍繞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強化貨幣信貸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綜合施策,有效應對外部沖擊,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在貨幣政策方面,人民銀行堅持適度寬松的政策取向。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了一攬子共10項貨幣政策措施。
數量上,綜合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大中長期流動性支持。
價格上,注重發揮利率工具的調控作用,下調政策利率,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和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整治規范利率違規行為,強化利率自律管理。
結構上,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費、科技創新等重點內需領域。
“一攬子政策已在1個月內全部落地實施,對提振市場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剛才我介紹了上半年的金融數據,也是政策效果的重要體現。”鄒瀾表示。
而在信貸政策方面,人民銀行強化政策引導和考核評估。持續完善政策框架,推動出臺《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系統加大對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等領域信貸投放。完善“五篇大文章”考核評估機制,形成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效果評估的工作閉環。發揮好金融支持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促進提質升級作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合理保障外貿企業融資需求,優化跨境支付結算服務,助力穩就業穩經濟。5月末綠色、科技、普惠貸款分別同比增長27.4%、12%、11.2%,保持了較快增速。
下階段,人民銀行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抓好各項已出臺的貨幣政策措施執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總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總量環境。
結構方面,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方向,聚焦科技創新、擴大消費、民營小微等方面,強化政策協同聯動,用好用足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傳導方面,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更好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維護銀行業市場競爭秩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空轉,把握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方面,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優化貨幣政策中間變量,不斷完善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健全可置信、常態化、制度化的政策溝通機制,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但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處于低位,人民銀行如何看待當前人民幣的匯率表現?人民幣對美元是否存在升值壓力?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穩定人民幣匯率?
對此鄒瀾表示,各方面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變化都非常關注。近期,美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物價水平仍然高于美聯儲的目標水平,關稅政策又進一步增加了美國通脹走勢的不確定性,影響美聯儲降息節奏和路徑。
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波動加大,對全球金融市場都產生了一定溢出效應。美元指數由年初的109上方跌至了目前的97附近,跌幅達到11%。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攀升到4.8%上方,創了2023年12月以來的高點,最近有所回落,目前運行在4.4%左右。
“相比較而言,我國金融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4月初有所波動,隨后很快企穩。特別是5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穩定運行在7.2元下方。”
鄒瀾強調,影響匯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等。當前,美元走勢仍然有不確定性,但中國國內基本面持續向好,人民幣匯率保持雙向浮動、基本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
首先,中國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開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國經濟將延續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與此同時,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半年重啟降息。主要發達經濟體處于降息周期,市場對美聯儲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中美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將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趨于收窄。
此外,中國的國際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為2.2%,處于合理均衡區間。中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資產保持吸引力,跨境資本雙向有序流動。今年前5個月,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約1000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市場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市場參與者更加成熟,交易行為更加理性,市場韌性顯著增強。上半年,企業套期保值率和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這兩個數據均提升至30%左右,企業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明顯提升。
“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人民銀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貫的,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鄒瀾強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