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SRS聯合抗HER2治療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腦轉移治療方案,分析療效及關鍵預后因素,對優化臨床治療策略和指導個體化治療有重要意義。
HER2+乳腺癌患者中,約35%~50%的患者會發生腦轉移。既往腦轉移患者預后較差,中位總生存期(mOS)不足一年[1,2]。但隨著現代抗HER2治療的出現,顯著改善了這類患者的生存獲益。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SRS)作為一種有價值的無創治療手段,能有效實現腦轉移灶的局部控制,減少對周圍正常腦組織的損傷。然而,針對SRS在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中的療效研究相對有限,鑒于該類腫瘤的特殊生物學特性以及抗HER2治療的不斷發展,深入研究SRS在此患者群體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2025年6月,《
Breast Cancer》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es: prognostic factors and the evolving role of anti-HER2 therapies”的文章[3] ,旨在評估 SRS在HER2+乳腺癌腦轉移患者中的臨床結果,重點關注生存率(OS)、局部控制(LC)以及全身治療和臨床因素的影響,為優化臨床治療策略以及指導未來發展方向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方法
本文為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016年2月至2023年5月期間來自兩個三級護理中心的60例HER2+乳腺癌腦轉移患者,共涉及248個治療病灶。研究嚴格設定了納入標準:包括經組織病理學確診且有生物學亞型的乳腺癌類型、新診斷的腦轉移、將SRS作為腦轉移初始治療手段(單次SRS治療或分次立體定向放療)、有磁共振成像(MRI)資料以及臨床隨訪數據等。同時,排除了缺乏SRS后隨訪MRI、MRI顯示有軟腦膜病(LMD)證據或在SRS前接受過全腦放療(WBRT)或手術的患者。
1 SRS技術
采用1.25mm厚的計算機斷層掃描圖像與T1強化MRI融合,以精確勾畫腫瘤輪廓,定義大體腫瘤體積(GTV)和計劃靶體積(PTV)。遵循ASTRO腦轉移治療指南確定給藥方案,根據腫瘤體積、大小、位置、腦轉移灶數量以及治療醫師的判斷,選擇1、3或5個分次進行治療。SRS的實施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放射設備:機器人CyberKnife?和Varian直線加速器系統,并分別采用Precision?和Eclipse?軟件制定治療計劃,確保處方劑量覆蓋PTV的95%以及允許120%-130%的不均勻劑量分布。
2 隨訪
患者按照機構協議接受臨床評估和影像學監測。定義神經功能缺損的具體表現,并在SRS后3個月進行腦MRI檢查,隨后每3個月復查1次或在出現神經癥狀時盡早進行。收集了包括患者人口統計學特征、乳腺癌初次診斷日期、腦轉移數量、劑量-分次細節、治療日期、顱外疾病狀態、神經功能缺損、SRS前后4周內進行的系統性治療、挽救性WBRT、從SRS到首次中樞神經系統(CNS)進展的時間以及首次CNS進展類型(局部、遠處或腦膜)。同時,依據Sperduto等人的方法計算疾病特異性分級預后評估。
3 統計學分析
運用描述性統計總結患者和治療特征。采用Kaplan - Meier法估算局部控制(LC)、遠處腦轉移無進展生存期(DBM)和OS,并用log - rank檢驗評估組間差異。首先使用單變量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協變量與OS、LC及DBM發展之間的關聯。隨后構建多變量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納入單變量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或臨床重要的變量。以患者為單位計算局部控制和DBM -無進展生存期。OS、DBM -無進展生存和局部失敗(LF)從SRS結束最后一天起計算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CNS進展(局部、遠處或腦膜)。隨訪期從SRS結束起計算至最后一次隨訪或患者死亡。數據處理使用SPSS 27.0 版軟件,以P<0.05為統計學顯著性標準。
研究結果
患者和治療特征
研究納入的60例患者中位腦轉移灶數量為3個(四分位距[IQR]1-10個),中位最大病灶直徑15.5mm(IQR:11-26mm),中位總累計GTV體積2.63cm3。中位隨訪時間為21個月(IQR:10-40個月),患者中位年齡48歲(IQR:41-57歲)。從初次乳腺癌診斷到首次腦轉移發生的中位時間為5.2年(IQR:3.22-7.4年),12例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即為新發腦轉移。患者在SRS前的中位KPS評分為90%。7例患者接受單次SRS照射(劑量17-22Gy),47例接受3次照射(21-27Gy),6例接受5次照射(25-30Gy)。中位BED10為50.85Gy,中位EQD2為42.4Gy。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療,未發生≥3級毒性。
表1 患者和治療特征
2 局部控制與遠處腦轉移
局部控制率在1年時為98%,2年時為80%,3年時為67%(圖1)。隨訪期間有12例患者出現局部復發。放射性壞死發生于5例患者(8.3%),分別在SRS后12、50、69、75和78個月出現。遠處腦轉移無進展生存率在1年時為91%,2年時為63%,3年時為45%。33例患者(55%)發生了遠處腦轉移。腦轉移灶數量與遠處腦復發呈顯著正相關(r=0.27;P=0.019)。LMD累積發生率為13.33%(8例患者),LMD -無進展生存率在1年時為97%,2年時為87%。接受超過一種抗HER2治療與LMD發生風險顯著增加相關(P=0.048)。
圖1 從SRS之日起關于(a)局部控制LC、(b)遠端腦控制、(c)軟腦膜無病生存率和(d)OS的Kaplan–Meier曲線
3 OS及影響因素
總生存率在1年時為96%,2 年時為73%,3年時為50%(圖1d)。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表2),神經功能缺損(HR:2.79;95% CI:0.07-0.63;P= 0.003)、最大病灶直徑>2.5cm(HR:2.4;95% CI:1.21 - 6.82;P=0.016)、總累計GTV體積>2.63cm3(HR:3.34;95% CI:2.38-27.79;P < 0.001)、腦轉移灶數量>3個(HR:1.99;95% CI:1.01-5.89;P=0.046)、腦轉移發生于乳腺癌確診后3年內(HR:2.3;95% CI:0.14 - 0.86;P = 0.022)以及在腦SRS前接受超過一種抗HER2治療(HR:2.69;95% CI:0.11-0.7;P= 0.007)是影響總生存的顯著因素。
表2 OS的多元Cox模型分析
研究結論
SRS 聯合抗 HER2 治療為 HER2+ 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58.4%的患者接受過兩種或以上抗HER2治療,這反映了晚期疾病患者的復雜臨床特征。雖然多線抗HER2治療與生存期延長相關,但也增加了LMD的風險,強調了需要對這類患者進行密切監測,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策略。此外,對于數量較少、尺寸較小且無癥狀的轉移灶患者其生存期的改善,凸顯了在該人群出現腦轉移前進行積極的MRI監測的潛在重要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為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強調了在臨床實踐中綜合運用SRS與抗HER2治療的必要性,并提示我們需要關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長期生存患者的管理,不斷優化臨床治療策略,以期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Raghavendra AS, Ibrahim NK. 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CO Oncol Pract. 2024;20(10):1348-1359.
[2].Heitz F, Rochon J, Harter P, et al. Cerebral metastases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disease-specific risk factors and survival. Ann Oncol. 2011;22(7):1571-1581.
[3].Turna M, Y?ld?r?m BA, Numanoglu ?, et al.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es: prognostic factors and the evolving role of anti-HER2 therapies. Breast Cancer. Published online June 8, 202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
審批編號:CN-162727 過期日期:2026-07-01
*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