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思為
鴻蒙智行目前最便宜的新車開燈了。
傳聞中定位 15-20 萬級市場、鴻蒙智行短時間內的最后一界,尚界首款車型尚界 H5 在今早完成了它的初亮相,至此鴻蒙智行的完整形態已經初具雛形。
尚界 H5 的外觀是十分經典的家用五座車款式,目前已經明確的信息是,這款車型將搭載華為 ADS 4(參數丨圖片).0,輔助駕駛將會是它的主要產品點之一。
盡管鴻蒙智行被調侃「車越貴賣得越好」,但尚界 H5 確是鴻蒙智行產品序列中真正要承擔走量任務的車型,輔助鴻蒙智行靠近年銷百萬輛的目標。
15-20 萬級的新能源 SUV 市場是最早進入「白熱化」階段的市場,新能源車有比亞迪宋 L、零跑 C11、小鵬 G6、樂道 L60,燃油車有榮放、途觀 L、探岳,好不熱鬧。
面對這個追求極致性價比、量大管飽的市場,尚界 H5 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試圖目前公布的信息中,看到尚界 H5 的可能性。
本周福利:對話框回復【加電】
可以參與實物禮品的抽獎活動。
外觀務實
從目前的反饋來看,尚界 H5 的顏值,并不像同一天亮相的享界S9T那樣,收獲輿論圈的一致好評。
或許是為了體現鴻蒙智行智選車的身份,尚界 H5 并未如傳聞般采用飛凡 RC7 的造型,而是有部分鴻蒙智行的家族式設計。
作為兩款在價格上存在銜接的車型,尚界 H5 被認為和鴻蒙智行當前定價最低的問界新 M5 Ultra 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尚界 H5 的大燈組與問界新 M5 Ultra 類似,造型上揚,日行燈包圍大燈組。與此同時,兩車同樣采用封閉式格柵、大尺寸進氣格柵,配合前艙蓋上豎向線條,也難怪人們會將兩車聯系在一起。
但與問界新 M5 Ultra 不同,或許是為了契合家庭用車的定位,尚界 H5 的燈組造型更顯圓潤,下包圍的日行燈降低了車頭的銳利;
并且尚界 H5 選擇了傳統門把手造型,官圖的輪轂造型也不是問界新 M5 Ultra 上的運動輪轂。
而在車身線條上,尚界 H5 也和問界車型一樣采用平直的車頂線條。
與問界新 M5 Ultra 的運動定位不同,尚界 H5 采用短前懸、長后懸設計,目測車內空間,尤其后排空間較為可觀。
針對這一點 @孫少軍09 也爆料稱,尚界 H5 的軸距比問界 M7「大一些」,且「三個成年人也能頭腿活動自如,肩部不會相互觸碰」。
作為參考,問界新 M7 軸距為 2820mm,而被認為是尚界 H5 前身的飛凡 RC7,長寬高分別為 4860/1920/1660mm,軸距 2935mm,尚界 H5 的軸距或在此范圍內。
再加上問界 M9、尊界 S800 同款 192 線激光雷達、前 4D 毫米波雷達之下的華為 ADS 4.0 輔助駕駛能力,以及大概率上車的鴻蒙座艙,尚界 H5 的主要產品競爭點已經較為明確:智能化 + 越級空間。
華為乾崑的輔助駕駛能力早已成為其標簽,目前的懸念是 ADS 4.0 的哪些版本會搭載在尚界 H5 上。
華為 ADS 4.0 共有 4 個檔位,從高速 NCA 及城區 LCC+ 功能的 ADS SE 基礎版,到號稱具備高速 L3 能力的 ADS Ultra 旗艦版,層級分明。
22.98 萬元起的問界新 M5 Ultra 標配 ADS SE 基礎版,可選裝升級為 ADS Max 超階版,而尚界 H5 雖是 15-20 萬級產品,但 192 線激光雷達與 4D 毫米波雷達的加入,讓其輔助駕駛能力充滿想象。
更大的看點是車內空間,作為一款家用車,大空間內的舒適性也不可或缺,包括座椅的支撐度、二排會不會放零重力座椅、以及后排屏、AR-HUD、車載冰箱會不會上車等等。
除此之外,車輛駕控表現也值得期待。目前尚未清晰尚界 H5 搭載的是華為還是上汽的底盤技術,不過上汽的底盤調教經驗或能為車輛帶來同級車型中較為亮眼的表現。
圍繞尚界 H5 的謎題還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在它務實的外觀下,隱藏著一個 15-20 萬級家用 SUV 市場的新攪局者。
殘酷競爭
即便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 50% 的當下,榮放、途觀 L、探岳每個月仍能有超 1.5 萬臺,甚至 6 月份榮放和途觀 L 的銷量都有接近 2 萬臺的銷量。
這個龐大且新能源 SUV 尚未出現絕對統治角色的市場,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在尚界 H5 之外,零跑 C11、小鵬 G6、樂道 L60、比亞迪宋 L 等新能源 SUV 便早已涉足。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車輛的外觀往往與其目標群體有著較大的關聯,也是抓住消費者注意力的關鍵。
從設計風格來看,與尚界 H5 外觀風格最為接近的,是比亞迪宋 L,都瞄準較為傳統的家庭用戶,而月銷在 1.4-2 萬臺之間徘徊的宋 L DM-i 也是尚界 H5 眾多競品中,表現最好的一個。
但與比亞迪初起步的智能化鋪開不同,尚界 H5 目前和零跑 C11、比亞迪宋 L、樂道 L60 相比,它最大的優勢是智能化,鴻蒙座艙 + ADS 4.0 的組合擁有更廣泛的認知度與接受度,在車價相近的基礎上,這是尚界 H5 的獨特優勢。
而在尺寸和空間上,尚界 H5 的表現有待公布。
若尚界 H5 的軸距在 2820mm 以上,或許能比軸距 2782mm 的宋 L DM-i 至少要長 38mm,尺寸或大于后者,但若低于 2890mm,則不及零跑 C11、小鵬 G6、樂道 L60。
新勢力品牌的相應車型,也是尚界 H5 的強力對手。零跑 C11 在換代期外多為 6000-9000 臺,小鵬 G6 則穩定在 5000 臺左右,樂道 L60 則一路爬升,6 月銷量為 6400 臺。
雖說尺寸與空間不能完全畫等號,但 4 款車型中空間表現較為突出的樂道 L60,便是在 4828/1930/1616mm 的長寬高、2950mm 的軸距基礎上,實現「二排自由穿梭」的賣點。
除此之外, 小鵬 G6 全系標配城區駕駛能力與最高 725km 的 CLTC 續航、樂道 L60 的 BaaS 政策與充換電可選、零跑 C11 版本間較小的價格差和 AR-HUD 的上車等,都是其獨特優勢。
相較于新勢力品牌,華為和上汽的背書也是新勢力仍需追趕的差距。
尚界當前的宣發行為,大部分圍繞鴻蒙智行的智能化賦能,以及上汽集團造車底蘊與品質展開。
雙方的誠意聯手,將尚界 H5 的軟硬件實力最大化,而在供應鏈、財力及影響力上的積累,也成為其有希望用性價比「較真」的底氣。
只是,不少人對鴻蒙智行與上汽合作的未來感到擔憂,也是因為雙方強大的實力。
「車圈富二代」
尚界 H5 最大的優勢是什么?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華為的智能化賦能,這也是鴻蒙智行旗下品牌的主要賣點之一,但尚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雙刃劍性質的特征。
鴻蒙智行的五界中,上汽絕對算得上是實力最為強勁的合作伙伴。
2024 年銷量被比亞迪超越前,上汽在中國已經連續 18 年蟬聯國內銷量最高車企集團冠軍寶座,并且憑借著名爵、大通等品牌,在海外有一定影響力與認知度。
隨著尚界 H5 的亮燈,各方的宣發開始行動,今天流傳的海報中,不少都提到了上汽 70+ 年造車底蘊的賦能,其中有一張海報則直接將尚界 H5 比作「車圈富二代」。
前段時間有傳聞稱,華為正與鴻蒙智行旗下五界中的智界、享界和尚界討論,由合作車企籌建品牌專屬銷售網絡,以拓展銷售渠道,在鴻蒙智行旗下車型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自建銷售渠道幾乎是必然方向。
這兩年上汽在國內合資品牌退網潮之下,加快了對自主品牌網點的建設,拓展尚界銷售渠道于上汽集團而言并非難事。
與鴻蒙智行其他四界不同,尚界的 LOGO 中央標的上汽集團的英文縮寫——SAIC,這被認為是上汽強話語權的一個象征。
華為和上汽在各自領域都有充足的話語權,兩個強勢團隊的碰撞或許要比一方占據主導權的情況更為復雜與高壓,人們擔心尚界后續會受制于雙方關系的影響。
這份擔憂目前看來還為時尚早,一是上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方面的勢能還未完全成長,尚界的出現承載著上汽新能源轉型的新希望,甚至后續有望帶動智己、榮威等品牌的成長;
另一方面,從傳出的上汽內部發言、高管的公開表態等都展現出十足的重視,尚界品牌也有一支超 5000 人的團隊為其服務,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曾表示「上汽集團躬身入局,一定會拿出最好的資源支持尚界」。
而鴻蒙智行在問界 M8/9、尊界 S800 等高端車型之外,也需要一款真正走量的產品。
從 2 月 21 日雙方簽署深度合作協議、4 月 16 日尚界品牌發布,到如今尚界 H5 亮相,這滿打滿算不到半年的時間,尚界動作迅猛,野心幾乎溢出屏幕。
這個躬身 15-20 萬級市場的新晉「車圈富二代」,能如愿成為爆品嗎?
我們秋季見分曉。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