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吉老師作品《長春市勝利大街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書影。↑】
一個歷史建筑保護者的心聲:
當我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它就已經佇立在那里,或是普普通通,亦或是出自名門、身份顯赫,也許還是那時的地標,甚至是這個城市的象征。
今天,它已經超出了設計壽命的時限,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我們加固它的筋骨,復原它的相貌,挽留住它的生命,并使它重獲新生。
若干年后,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它依然會佇立在那里,讓后人感到敬畏!
【長春大和旅館舊影早期,感謝易林學館老師供圖。↑】
關于長春市勝利大街歷史建筑保護與更新
在勝利大街特色歷史街區規劃保護正式啟動之前,其街路兩側及周邊的歷史建筑修復就已經展開,利用本次特色歷史街區改造的契機,對街路兩側的歷史建筑展開了大規模的修繕。首先將街路兩側的建筑分為歷史保護建筑和風貌保護建筑兩大類。對風貌保護建筑進行了相應的改造,以適應特色歷史街區的風格要求,對歷史保護建筑按照歷史資料和老照片進行復原修繕。在本次歷史街區改造工作中,我們主要對近代時期建成的歷史建筑進行復原修繕設計,只對吉林省春誼賓館貴賓樓一棟風貌保護建筑進行立面改造設計。
勝利大街上的歷史建筑修復早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2011年進入全面改造提升階段,我們先后主持修復的歷史建筑和改造的既有建筑有:橫濱正金銀行長春支店舊址、大和旅館舊址、吉林省春誼賓館貴賓樓、“西村旅館”舊址、“藤坂寫真館”舊址、“南滿電氣會社長春支店”舊址、勝利大街913號歷史建筑、“富貴洋行”舊址、“新京百貨店”舊址等9棟建筑。天津路3號歷史建筑、“日本橋通警察署”舊址兩棟建筑完成了修復設計,由于資金等原因尚未進行修復。
【長春大和旅館舊影,有入口雨蓬之后,易林學館供圖。↑】
長春大和旅館舊址建筑立面復原修繕紀實
長春大和旅館舊址就是現在的春誼賓館迎賓樓,從長春火車站南側一出來就能夠看到這座建筑。長春大和旅館舊址模仿新藝術運動的建筑樣式,是長春有史以來第一次呼應世界建筑思潮的建筑作品。它幾乎印證了長春近代歷史上所有的重要歷史事件,但是當我們將百年來附加給這座老建筑的粉飾都鏟除時,看到的卻是滿身傷痕。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1,翻拍自李之吉著作。↑】
據歷史資料記載:東北近代時期的“大和旅館”為1905年至1945年間,日本占據我國東北期間開辦的由“滿鐵”直接經營管理的高檔連鎖旅館,由“滿鐵株式會社運輸部旅館課”負責管理。“滿鐵”先后在旅順、大連、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地開辦了多家大和旅館及其分店,其中,半數以上都是利用舊有建筑,例如1937年設立的哈爾濱大和旅館就是利用始建于1902年的中東鐵路旅館。四十年來只在長春、沈陽、大連新建了三座大和旅館,其中長春大和旅館的建造時間最早,但其規模也最小。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2,翻拍自李之吉老師著作。↑】
長春大和旅館舊址位于站前廣場的對面,人民大街與勝利大街交會處,人民大街80號,吉林省春誼賓館院內,現在為春誼賓館迎賓樓。大和旅館舊址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家高級旅館,分為北側的老樓和西側、南側的新樓兩部分。老樓始建于1907年8月,1909年底建成,1910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經使用一百多年。老樓建筑地上二層,局部有一層地下室,青磚墻體,磚木結構。
【長春大和旅館3,翻拍自李之吉老師著作。↑】
老樓當時耗資38萬日元,是長春最早使用暖氣供暖,并有水沖式廁所等設施的旅館建筑。該建筑也是當時“滿鐵長春附屬地”內每平方米造價最高的建筑,由“滿鐵”土木課市田(青木)菊治郎、平澤儀平設計。其建筑設計風格是受當時在歐洲建筑界廣為流行的新藝術運動的影響,而當時新藝術運動在中國的大本營就是沙俄勢力影響下的哈爾濱。這樣長春大和旅館舊址應是長春有史以來第一次呼應世界建筑思潮的設計作品,它那充滿曲線變化的形體與細部,使建筑整體形象充滿了活力與光影的變化,也同已建成的模仿歐洲傳統建筑風格的其他建筑形成鮮明對比,成為長春站前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對該建筑進行復原修繕,對保護和延續人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完整性與真實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4,書中翻拍。↑】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和旅館舊址就經歷過多次改造,先是在入口處增加了雨篷,后來又對入口大臺階的形式進行了多次改造,以適應新的需要。1938年后,在老樓南側和西側先后擴建了兩棟新建筑,其中,西側建筑為一層。南側接建的新樓主要為客房部分,后接建部分并沒有延續老樓的建筑風格,相反與老樓的生硬連接對其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5,書中翻拍。↑】
該建筑經歷過多次改擴建,其中2004年進行的改造規模最大,當時為了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拆除了原有建筑內部的木結構及木制裝飾部分,除了保留樓梯間和二層的部分玻璃花窗之外,沒有留下更多的歷史信息。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6,翻拍書中圖片。↑】
在多次改造過程中,建筑外墻的樣式、材料、色彩都經歷過多次改變,有白色面磚,還有深棕色涂料。主入口兩側還接建了一層的建筑,所有這些都使得原有建筑的歷史信息消失殆盡。當我們將百年來附加給這座老建筑的粉飾都鏟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身的傷痕,前幾次的改造完全沒有任何技術保護措施,有的只是損害。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7,書中翻拍。↑】
本次復原修繕主要針對北側老樓和西側一層相鄰建筑進行外立面改造,盡量恢復20世紀30年代的建筑樣式。其中復原修繕的技術難度在于原有建筑外墻采用手工“甩漿”的施工工藝,復制傳統施工工藝的技術難度大,復制效果難以保證,再加上現在的水泥成份發生了改變,水泥砂漿面層容易出現泛堿現象,加上考慮到本次復原修繕的整體效果與完整性,計劃在復原修繕后對春誼賓館北側老樓及相鄰建筑整體進行外墻質感涂料的裝飾,即通過質感涂料來模仿“甩漿”的肌理與質感,再通過涂料恢復原有建筑的色彩。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8,翻拍。↑】
本次維修過程中有個意外的收獲,在老樓的西北角,唯一幸存的一扇老窗戶被砌筑在磚墻中,圓形的窗棱保留了新藝術運動的信息,這也是長春歷史上最悠久的窗戶,上面的玻璃已有一百多年了。
(以上內容摘自李之吉著《長春市勝利大街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一書)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9,翻拍。↑】
作者簡介:李之吉,吉林省長春市人,吉林建筑大學教授,長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歷史專委會副主任。代表著作有《中國民族建筑(吉林)》《長春近代建筑》《中外建筑史》《中國東北地區主流城市近代建筑歷史文化研究》《遼寧、黑龍江、吉林古建筑(吉林)》《長春市勝利大街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等。
【長春大和旅館資料圖片10,翻拍自書中。↑】
【胡同長春】編發長春記憶圖文,歡迎閱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