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作者流量激勵計劃#前言
金磚峰會的墨跡還沒干,印度就已經開始給美國遞投名狀了。
就在幾天前,莫迪還在里約熱內盧的會議桌上,和其他金磚領導人一起簽署了支持去美元化的聯合聲明,轉眼間卻對美國保證"絕不挑戰美元霸權"。
這變臉速度,到底是現實主義的務實,還是機會主義的投機?
48小時變臉記:從金磚戰友到美國跟班
說實話,這變臉速度連川劇演員都自愧不如。7月6日,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金磚峰會剛剛落下帷幕。
莫迪總理還在會議桌上慷慨激昂,跟其他領導人一起簽署了支持去美元化的聯合聲明。那時候的印度,看起來還是"全球南方領袖"的樣子,高談闊論著多極化世界的美好愿景。
可是風云突變。7月8日,特朗普那邊一個威脅甩過來:對任何支持金磚"反美政策"的國家加征10%額外關稅。
這消息一傳到新德里,整個印度政府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外交部連夜開會,官員們緊急磋商。到了7月11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就出來澄清了:我們推動的本幣結算僅為"貿易便利化工具"。
更直白地說,印度無意挑戰美元主導地位,也不支持金磚國家推出新的一籃子貨幣。前后不到48小時,從金磚戰友搖身一變成了美國跟班。這一巴掌,不只是打在印度臉上。
更是打在整個發展中世界的臉上。其他金磚國家看著這一幕,心情可想而知。巴西總統盧拉那邊還在堅持原則,俄羅斯的普京繼續推動雙邊投資。中國這邊也沒有動搖立場。
就印度一家,秒慫了。這讓人想起那句話:有奶就是娘。
利益算盤背后:印度為何秒慫?
要說印度為啥這么慫,咱們得算算這筆賬。印度對美國的依賴,那可不是一般的深。軍事上,印度78%的軍購都來自美國和其盟友。從F-35戰機到導彈防御系統,印度的家底基本都是美國貨。
這不是被人掐住命門了嗎?打仗的家伙都在人家手里,哪敢跟人家翻臉。經濟上更夸張。印度60%的IT服務出口都流向美國市場。這叫什么?這叫命脈。
印度那些IT巨頭,塔塔、威普羅、印孚瑟斯,哪個不是靠美國市場吃飯的?技術依賴就更別提了。90%的核心技術專利在美國手里,離了美國,印度就是個半吊子。
從芯片設計到軟件架構,從云計算到人工智能,印度哪樣不得看美國臉色?說白了,印度就是美國在亞洲的一顆重要棋子。印太戰略里,印度的地位那是相當特殊。
美國需要印度來牽制中國,印度也需要美國的技術和市場。這種關系,就是相互利用。眼前的小利益比長遠的大理想更實在,這就是印度的邏輯。莫迪政府算得很清楚。
丟掉美國市場,印度經濟立馬完蛋。至于什么金磚精神、發展中國家團結,那都是虛的。
金磚家族大分裂:誰在堅持,誰在認慫?
同樣面對美國的大棒,為啥反應差這么多?咱們來看看其他幾家的表現。巴西總統盧拉那是真硬氣。特朗普威脅要對巴西商品征收50%的高額關稅。
盧拉的回應是什么?直接把特朗普的通牒給"原封不動"退了回去。還公開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堅持多邊貿易原則。這叫有骨氣。
中俄這邊就更不用說了。戰斗民族就是戰斗民族,經濟制裁都扛過來了,還在乎你個關稅?中俄之間的能源交易,美元結算占比已經跌破10%。盧布對華出口,人民幣結算石油。
這才叫真正的去美元化。不光說,還真干。新加入的成員就比較糾結了。沙特、埃及這些國家,現在也是左右為難。
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在峰會上簽字的時候,手指都在抖。90%的石油出口還得靠美元結算。埃及總統塞西更是眉頭緊鎖,軍購預算的78%都依賴美國裝備。這些新成員,心情復雜得很。
但最讓人失望的,還是印度。想當年不結盟運動,印度可是領頭羊。尼赫魯那時候多有骨氣,在美蘇兩強之間堅持獨立自主。現在咋成了美國的哈巴狗?
這一鬧,金磚這個大家庭算是徹底散了心。內部信任受損,凝聚力下降。去美元化進程也受到重大沖擊。印度這一退縮,其他搖擺國家更不敢輕易表態了。
多極化路上的攔路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一千道一萬,美元這座大山還在那杵著。想擺脫美元?說得輕巧,做起來比登天還難。美國GDP占全球的25.4%,美元在國際儲備中占比59.2%。這種絕對優勢,不是一朝一夕能撼動的。
更要命的是,全球58%的石油交易仍以美元結算。石油美元這個體系,把全世界都綁在美國戰車上。
發展中國家想要獨立自主,但現實很骨感。夾在大國中間,左右都不是人。跟著美國吧,永遠是二等公民。不跟美國吧,經濟立馬受沖擊。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金磚組織未來的路,也就兩條。要么忍氣吞聲,繼續在美國主導的體系里打轉。要么抱團取暖,真正建立起獨立的金融支付體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但真正的多極化,不是喊口號就能實現的。得有硬實力,得有軟實力。更得有不怕死的勇氣。敢于承受短期損失,為了長遠利益堅持到底。
印度顯然沒有這種勇氣。它更愿意做美國的小弟,而不是發展中世界的領袖。這種選擇或許"明智",但也注定了印度永遠只能是二流國家。
歷史不會等人。真正的多極化進程還會繼續,只是可能要繞過印度這個"攔路虎"。中俄巴西這些國家,已經在實際行動中推進去美元化。印度愛跟不跟。
結語
印度的選擇或許"務實",但也暴露了一個殘酷現實:在霸權面前,很多所謂的"原則"都是奢侈品。真正的多極化之路,注定布滿荊棘,需要的不只是經濟實力,更是咬著牙也要堅持下去的那股勁兒。
面對美國的威逼利誘,你覺得發展中國家還有別的選擇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