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澳洲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無論是悉尼的Chatswood、Eastwood、Burwood,還是墨爾本的Glen Waverley、Boxhill、Doncaster等華人聚居區,每個周末都會有兩股車流擦肩而過:
奔赴球場、游泳館的本地孩子,以及帶著兩餐飯盒和滿載書包的華人孩子,后者的目的地是林立在社區各個角落的補習班。
澳洲國立大學(ANU)在2021年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華人移民子女參加課外輔導的比例,是本地家庭的3.2 倍。
為什么?因為大多數新移民家長,帶著對教育的高期待,卻并不了解如何在澳洲和英美等西方評估體系下幫助孩子建立優勢,于是他們選了最熟悉的路徑:拼命補習、狂刷成績,以為這樣就能拼出名校的未來。
但殘酷的現實是:很多華人家長投入越多,焦慮越重,結果卻離名校越來越遠。
真正的原因,藏在每個華人家長的盲區里——
? 誤以為“補習=努力”
? 誤以為“高分=名校”
? 誤以為“升學規劃可以Year 12再說”
這場典型的“戰術勤奮,戰略懶惰”,正在悄悄淘汰一批又一批華裔孩子。而明明可以少走三年的彎路,為什么沒人告訴你真相?
下面這兩位澳洲華裔“非典型學霸”的逆襲,
證明了一件事 ——
頂尖大學錄取的,
永遠是“會思考”的申請者,而不是“會做題”的學生。
他們,一個是自驅力爆表,斬獲斯坦福+劍橋Offer的“雙料學神”——高中階段就拿到30個大學學分,相當于整整提前一年起跑!
另一個是硬核到底, 直沖全球理工最卷戰場的“突圍者”, 錄取UC伯克利王牌專業——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這對澳洲華裔頂配“牛娃”組合,
從興趣起步,靠規劃出圈,
刷新了華人家長對“學霸”的想象!
他們,到底做對了哪幾步?
還在為孩子的升學路線焦頭爛額?AP到底有沒有必要補?活動該怎么選才能不“無效努力”?別人都在蒙著眼摸索,而這兩位同學已經用實戰打通名校關卡。
本周四晚7:30,這兩位學霸好友將首次聯手直播分享,完整復盤自己的真實申請路徑,為你揭開頂尖大學錄取背后的真相。
他們將從考試策略、競賽活動、文書規劃等多個角度全方位分享“獨門秘籍”,幫助你找到真正適合澳洲華裔家庭的“升學路線圖”。
這是一場頂尖申請者的巔峰對談,也是一次珍貴的“抄作業”機會。他們提前知道的那些潛規則,正是你還在艱難摸索的盲點。身為澳洲華人家長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
不走彎路,復制學霸路線圖
掃碼搶占前排!
重磅嘉賓
1號嘉賓:H同學
H同學
24/25申請季錄取學員
斬獲斯坦福(REA)、劍橋等大學錄取
錄取大學:斯坦福大學
錄取專業:環境科學
SAT:1590 |AP:11門5分
幾年前,當H同學穿行在悉尼的叢林中,蹲下身觀察并思考一塊巖石、一只昆蟲的生態意義時,他沒想過——
有一天,這份對世界的純粹好奇,竟會為他帶來斯坦福和劍橋的雙Offer,并引領他在環境科學這條未來最具潛力的交叉學科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從SAT 1590 、AP 11門5分,到課外活動和競賽,他的簡歷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示范。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在入學前就已經拿下斯坦福大學30個學分——直接相當于提前1年起跑!
在大家眼里,H同學也許是那種“天生學霸圣體”的人。但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他靠的不是天賦,而是驚人的內驅力與執行力。
他不混圈,不玩“浪費時間”的社交軟件;為了在HSC考試中提升英文成績,他甚至專門練字,追求提速與表達質量的極致平衡。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大自然和世間萬物都充滿好奇心。從叢林徒步到Newtown探店,他熱愛生活,更熱愛用行動去理解這個世界——
每一個看似平凡的瞬間,都是他構建理想和堅定目標的積木。
這場講座,他會用真實的態度講述:
? 自律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出于熱愛和內在驅動;
? 如何科學規劃考試節奏和活動深度,打造“非卷但強”的申請節奏;
? 如何用興趣和生活細節,打造名校招生官愿意錄取的“立體人”。
2號嘉賓:W同學
W同學
24/25申請季錄取學員
斬獲伯克利EECS等專業錄取
錄取大學:UC伯克利
錄取專業:EECS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SAT:1570 |HSC:99.80 |AP: 6門5分
同樣來自悉尼的W同學,代表了另一條路線的巔峰。
他主攻理工方向,憑借全州前十的數學能力,頂住全球最高錄取門檻之一的壓力,一舉斬獲“公立常青藤”伯克利EECS(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王牌專業的錄取資格——
這是全美競爭最激烈的專業之一,更是連硅谷精英都夢寐以求的路徑。
W同學的故事,是技術派學生的“逆襲典范”,也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非文商方向”參考樣本。
而你不知道的是,W同學在嚴謹的理工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文藝的內心世界:受熱愛文學的母親影響,他從小喜歡閱讀中國古典文學和武俠小說。
他曾經深夜縮在被窩,一邊啃《笑傲江湖》小說,一邊反復推演“這一劍能不能破敵”。那時他未曾料到——那個熱血少年夢,會在未來通往伯克利這座全球理工圣殿的大門。
他相信:“研究工程和閱讀文學作品,其實都是在思考‘結構’與‘表達’。”
這一次,他會分享:
? 如何結合學術與項目,構建有說服力的工程背景;
? 如何開啟一個項目或活動,來體現自己的領導力和堅持;
? 高強度申請期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兼顧考試與申請文書準備。
他們做對了什么
名校為何獨獨選中他們?
一個是策略型“Offer收割機”,一個是技術型“王牌突圍者”;一個站在牛劍藤交界點挑選未來,一個靠實力敲開硅谷核心大門。
盡管兩位同學走的是兩條不一樣的路徑,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在最關鍵的幾年,做對了選擇。
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升學靠的是分數,但這兩位同學用事實告訴你——頂尖大學從不只看成績。
H同學的申請邏輯是“讓招生官看到一個完整、真實、目標清晰的我”。研究項目和領導力活動全覆蓋,文書直擊招生官內心。他從來不做雜亂無章的“背景拼圖”,而是提前設計好“升學劇本”。
而W同學則是用純粹的技術與積累證明自己,選擇“硬實力”路線。數理邏輯能力+項目實戰+長期打磨= UC伯克利EECS直通證。
你會發現,他們的成功沒有僥幸,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高維的規劃。
在升學的路上,很多東西不是成績決定的,是認知和選擇決定的。現在,就是你了解答案的最好機會。
別錯失申請關鍵節點
講座四大亮點
1??沒有大背景,照樣殺進頂尖名校!他們怎么做到的?
兩個在澳洲土生土長的華裔孩子,沒有所謂“超強背景”,卻靠興趣斬獲藤校牛劍等名校offer!這條“可復制申請路線圖”,第一次聯袂對外公開!
2??HSC/AP/SAT怎么選?這套“路線搭配圖”太關鍵了!
HSC、AP、SAT怎么組合才不浪費努力?很多人誤選路線,等到發現為時已晚。聽他們怎么“搭積木式規劃”,從體系融合中脫穎而出。
3??活動全白做?這才是讓名校一眼相中的“項目線”!
競賽、實習、公益,哪個項目值得投入?如何打造一條“能講故事、有意義”的活動線?他們用自己的實戰經驗告訴你,什么才叫“升學有效值拉滿”的活動規劃。
4??申請節奏怎么排?學霸級時間管理術全公開!
考試、課外活動、競賽、寫文書……要做的事太多了。這兩位頂尖申請者,提前幾年就開始布局。他們將親授:如何精確拆分任務、最大化利用時間,在關鍵階段不掉隊!
解鎖頂尖名校上岸路
【講座時間】
7月17日 (周四) |7:30- 8:30PM AEST
【報名方式】
掃碼回復【學霸】報名講座
2024/25全球錄取捷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