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蕭何按照門客的建議懇請劉邦撤回圣命,這一招果然靈驗,劉邦聽了以后非常高興。
小翟:蕭何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還是要有自己的事業,依靠任何人來生存,都是不行的。蕭何應該自己創業,韓信應該自己創業。
28、同年,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再次御駕親征,他在前線多次派使者回京打探蕭何在干什么,于是又有門客向蕭何報憂:“您怕是快被滿門抄斬了!”
蕭何聽了大驚失色,忙問為什么,那個門客擔憂地說:“您現在是百官之首,皇上還有什么職位可以給您呢?況且您自從入關就體恤百姓,制定法令,深得民心。現在皇上身在前線,卻總是關心您的情況,估計是怕您借助自己的聲望做出一些反叛的事情。我建議您故意把自己的名聲搞臭,比如您可以賤價強買民間的田宅,讓百姓罵您、怨您,這樣皇上就放心了!”
蕭何知道這是違背良心的事情,可是為求自保,他也只好這么做了。
小翟:在打江山的時候,劉邦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能人,他需要幫助;
可是在守江山的階段,劉邦就要為了自己江山穩固而奮斗了,不允許任何威脅的存在,蕭何自己創業,是最好的選擇。
29、當劉邦從前線凱旋的時候,百姓紛紛向他控告蕭何的惡行。劉邦回到宮中,把百姓的上書扔到蕭何身上,批評他:“你身為丞相,不做些安民的事情,怎么用強權來奪取百姓的利益呢?你自己做的錯事,自己解決吧!”
劉邦表面批評蕭何,可是內心卻對蕭何失掉民心非常高興,自此,對他的懷疑也逐漸打消了。
小翟:依靠別人,人在屋檐下,是不能完全發揮出自己的能力的。創業才是一個人能力的真正體現。
30、蕭何干了很多違背良心的事情,心中忐忑不安,老師想找個機會補償百姓。有一次他看到長安一帶耕地狹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卻有許多閑置的荒地用來放養禽獸,于是奏請皇上把這些荒地分給百姓去耕種。
小翟:做違背良心的事情,違背本性做事情,這是很多職場人的苦惱吧!創業可以發揮你人性的光輝,一切自己說了算!
31、劉邦聽后,又恨蕭何取悅于民,一怒之下將蕭何逮捕入獄。
小翟:一山不容二虎。一個面包,兩個人吃,劉邦吃了,蕭何就沒得吃;蕭何吃了,劉邦就沒得吃。資源就那么多,有人賺錢,就一定有人虧損。給你了,別人就沒了。所以,人和人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2、滿朝文武以為蕭何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連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辯。
小翟:破鼓萬人捶。每個人都顧及自己的利益,所以人走茶涼是正常的。
33、有一個名叫王衛尉的人,平日就非常敬仰蕭何的為人,對劉邦奏道:“丞相為民興利,是他應盡的職責。百姓感激,斷不會感激丞相一人啊。因為這樣的良相是賢明的君主選用的!”
小翟:一切都有方式方法,銷售冠軍都是有話術的。事在人為啊。
34、劉邦聽后,心里雖然不大高興,但想想這話畢竟有些道理,又命人放了蕭何。
小翟:和人溝通,把思維搞通了,一切都解決了,這叫有效溝通。思想通了,事就通了。
35、蕭何當時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見劉邦開恩釋放了他,更加誠惶誠恐,謹慎恭敬,治理天下
小翟:兵無常勢,水無長形。蕭何沒有小心謹慎,估計和韓信一樣的下場了。人與人的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
36、劉邦病逝后,太子劉盈即位,蕭何繼續擔任丞相。蕭何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參照秦法,制定了漢朝的《九章律》,成為漢朝律令的開端。
小翟:規章制度,員工手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蕭何比管仲強得多,蕭何的章程可以流傳下去,下一代按照這個制度繼續鞏固江山,而管仲沒有做到。
37、公元前193年,漢惠帝親自探望臥病不起的蕭何,并征求他對丞相接班人的意見,蕭何力薦曹參。實際上,蕭何與曹參的矛盾很深,但是蕭何為漢朝舉賢,不計前嫌,是真正的“宰相肚里能撐船”。同年7月,蕭何去世,謚號文終侯。
小翟:宰相肚里能撐船,有大格局,大胸懷的人,才配得上做宰相啊。你是什么樣的德行,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38、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
交:交往:交往,友誼。
39、亭長:
官名,初設于戰國。西漢時期,鄉村每十里設一亭,亭有亭長,由縣令任命,負責地方治安警衛,兼管接待旅客、治理民事等。
此外,首都及郡縣城邑之亭,稱”都亭“;城門及市街之亭,稱”門亭“”街亭“;集鎮之亭稱”鄉亭“,皆設有亭長,職掌與鄉村亭長不同。東漢后廢除。
40、曹參:(?——前190年),字敬伯,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繼蕭何后的漢朝第二位相國。早年跟隨劉邦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僅次于蕭何。漢丞相蕭何死后,曹參繼任漢丞相,并遵照蕭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天下,”蕭規曹隨“傳為歷史佳話。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參去世,謚號為懿侯。
41、門客: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就是古代達官貴族家里養的一群人。他們不是奴仆,不干雜役,只在主人有需要的時候替主人辦事,平時也會為主人,在各種事情上想辦法、出主意。大多數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42、國士無雙
蕭何月下追韓信,推舉韓信是國中人杰,獨一無二。現在指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
43、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蕭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在秦朝時只是一文牘小吏,平平庸庸,等到大漢興起,他追隨高祖,謹慎守護關中重地,并順應時代潮流,修訂秦朝嚴刑苛法,與百姓一起更新政治,其功勛光輝燦爛,可以同周朝的閎天、散宜生(周武王時治國平亂的兩位大臣)等爭相媲美。”
縱觀蕭何的一生,他見識不凡,智慧過人,洞察時事,氣量如海,功勛卓著,懂得進退,不愧是一代名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