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7天,華北、黃淮等地35℃以上高溫日數(shù)達5-7天,局地超42℃。地里的玉米葉都卷成條了,莊稼漢蹲田邊直擦汗。
有人猛灌冰鎮(zhèn)甜飲料,喝完更渴;有人空調(diào)調(diào)16℃,出門就頭疼。防暑不是"喝口水"那么簡單,弄錯了反而添亂。中央氣象臺說,體感溫度比實際氣溫高5-8℃,陰涼地也別大意。
補水要挑對時候,別等渴了才喝,每小時喝200ml淡鹽水最得勁。冰可樂、甜果汁喝著爽,可糖多鹽少,越喝越脫水,這道理好多人不懂。
戶外干活的老哥,汗把背心浸透了,得換件干的,別捂著。遮陽帽要選寬檐的,能擋臉還能遮脖子,比鴨舌帽管用多了。上午10點到下午4點,莊稼地能不去就不去,實在要去得找樹底下歇。
室內(nèi)空調(diào)別貪涼,26-28℃正好,跟外頭溫差超10℃,準鬧肚子。"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年這熱勁兒比往年還兇,老人小孩更得盯著。
村頭王大爺不信邪,大中午扛著鋤頭下地,結果頭暈摔了一跤,可嚇壞人。
孕婦怕熱,家里得備個小風扇,別老吹空調(diào),窗戶得留條縫透透氣。快遞小哥、建筑工人最辛苦,工頭得把綠豆湯、藿香正氣水備足了。車里可別放娃,太陽曬半小時,溫度能竄到60℃,去年鄰村就出過這事。
地里的黃瓜、番茄多摘點,涼拌著吃,比大魚大肉強,莊稼人都懂。
有人說"年輕人扛得住",可前兒個村東頭小壯跑外賣中暑,躺醫(yī)院兩天。防暑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全家的細心仗,漏了哪步都可能出岔子。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數(shù)據(jù),持續(xù)高溫已讓部分地區(qū)蔬菜減產(chǎn)15%,早晚澆地能緩點。
熱得慌,熱得慌,這天氣出門鞋底都要化,可別不當回事。要是頭暈、惡心、出不了汗,趕緊找陰涼地,掐人中、喂點淡鹽水。
情況嚴重點,啥都別想,直接打120,耽誤不得。"防暑要趁早,別等出事了才懊惱",這話村主任在大喇叭里喊了三遍。
點個關注,高溫天一起學實用招,護好咱自個兒和家人。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嚴重不適及時就醫(yī),可別硬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