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素素&劉輝
一、近視危機,正在逼近每個家庭
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年紀輕輕就戴上了眼鏡。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接近50%,部分地區甚至更高。近視已成為影響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問題。
是什么導致了近視的高發?除了遺傳,還有哪些隱藏殺手?本文為您逐一揭示,并解釋近視是否真的會代代相傳。
雖然這是一個全球現象,但是亞洲國家,近視的發生率更高。根據中國20年前的統計發現,中國的近視就達到了47%,現在的數字基本是翻倍,為什么近視率這么高呢?
二、影響孩子視力的7大元兇
1.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長時間盯著書本、手機或電腦屏幕,會讓眼睛的調焦肌肉(睫狀肌)一直處于緊繃狀態。這種過度使用容易造成眼軸變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長了眼球”,最終導致近視。
尤其在學習壓力大的地區,孩子們早早開始課外班、海量作業,讓眼睛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近視也隨之而來。
2. 戶外活動時間太少
小時候我們常在院子里、樓下、公園里玩耍,而現在的孩子,更多時間是宅在家里,盯著屏幕。
研究發現,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活動,有助于抑制眼球過度發育,預防近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促進眼內多巴胺分泌,這是控制眼球變形的天然激素。
3. 太早接觸電子屏幕
電子設備(如手機、iPad、電腦)發出的藍光,穿透力強、刺激性大,更容易進入眼內深處,引發眼睛疲勞和干澀。
加上使用屏幕時眨眼次數減少,眼球表面潤滑不足,容易形成視覺疲勞+干眼癥+用眼成癮的惡性循環。
科學小常識: 藍光是可見光譜中波長在大約380-500納米之間的部分,也就是說具有較短的波長和較高的能量,相對于其他可見光波長,它更容易散射。這使得藍光更容易進入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增加了對眼睛的直接照射。
4)燈光太強或者太暗
讀書寫字時,如果燈光太暗,眼睛需要拼命調焦才能看清字跡,時間久了就會疲勞。
而過強的直射燈光(例如白熾燈或手機閃光燈直照眼睛)也會刺激瞳孔收縮、引發視疲勞,甚至眩光,影響視覺質量。
5)戴錯眼鏡
孩子戴了不合適的眼鏡,眼睛要花更多力氣來對焦,這不僅容易疲勞,還可能加快度數增長。
比如度數太高,可能導致過度調焦;度數太低,看不清東西時反復瞇眼,也會增加眼壓。
6)營養不良
雖然營養不是直接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但一些研究認為,缺乏維生素A、葉黃素、鋅等微量元素,會影響眼部組織發育、視網膜健康,增加患病風險。
尤其是挑食、節食、偏食的孩子,更應注意膳食均衡。
7)遺傳因素(但不是宿命!)
有些家長會擔心:“我和孩子爸都是近視,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注定也逃不過?”
其實,雖然近視有一定遺傳傾向,但它不是100%注定的結果。
三、遺傳≠命中注定,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我們可以用兩個簡單概念來解釋這個問題:
※ 基因型(Genotype):指孩子繼承的基因,也就是是否帶有近視易感因子。
※ 表型(Phenotype):指基因在生活環境中長出來的樣子,比如孩子最終是否真的近視。
換句話說,孩子可能遺傳了易近視的“潛力”,但是否發展成真正的近視,主要還是看環境。
舉個例子:
爸媽近視 ≠ 孩子一定近視
但如果孩子也天天看屏幕、不出門、用眼疲勞——那他更容易“激活”這種遺傳傾向。
遺傳只是底色,生活方式才是畫筆。
四、真近視 vs 假近視:別一發現視力模糊就慌著配眼鏡!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看不清黑板、看遠處模糊,就急忙帶去配眼鏡。但你知道嗎?并非所有模糊視力都是“真近視”。
?真性近視,也叫軸性近視,是眼球前后軸拉長,光線在到達視網膜前就已聚焦,導致遠視模糊。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結構性變化,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步加重,尤其在兒童青少年階段最明顯。
?假性近視,是一種“緊張性視疲勞”,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睛的調焦系統過度緊繃,晶狀體遲遲放松不下來。只要休息得當、放松眼睛,視力很可能恢復!
科學小常識:如何區分? 有些孩子在戶外一整天后視力變好,很可能是假性近視。而真性近視一般持續存在,并逐漸加深。確診需專業眼科驗光。
五、如何保護孩子視力?牢記這7個護眼黃金法則
既然我們知道近視受環境影響大,那如何從生活中入手保護視力?以下7點建議來自專家總結與研究驗證,簡單易行,效果實用。
1. 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
戶外光線能刺激眼內釋放多巴胺,抑制眼球過度發育;而遠距離注視、開闊視野則減輕眼部負擔。
建議:
每天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即便是散步、踢球、跑跳,也都對眼睛大有裨益。
2. 限制電子屏幕時間,尤其是睡前
藍光刺激+眨眼減少+沉迷成癮,是孩子視力的大敵。
建議:
※ 每次連續用眼不超過30分鐘
※ 睡前1小時停止電子設備
※ 使用電子護眼模式或抗藍光護目鏡
※ 保持屏幕亮度與周圍環境協調
3. 睡眠充足,視力才能回血
深度睡眠時,眼睛會啟動修復模式,排出代謝廢物,恢復日常疲勞。反之,熬夜、睡眠不足,會加重眼部損傷。
建議:
小學階段每天睡足9-10小時,中學生不少于8小時。
4. 燈光柔和,別太亮也別太暗
閱讀寫字時,光線太暗→瞳孔放大→視疲勞;太亮→刺眼→易干澀。
建議:
使用柔和護眼燈,避免背光或直射眼睛。白天盡量采用自然光,晚上注意避免屏幕反光。
5. 保持正確坐姿與視距
錯誤姿勢會增加眼睛負擔,加快度數增長。
三個關鍵點: ※ 屏幕與眼睛保持一臂距離,位置略低于水平視線; ※ 桌椅合適,腳平放地面,手臂自然平行; ※ 使用“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看20英尺遠(約6米)20秒
6. 定期檢查視力,及早發現問題
每半年帶孩子做一次眼科檢查,特別是:
※ 看遠模糊、頻 繁瞇眼
※ 看近皺眉、揉眼睛
※ 成績突然下降,注意力渙散
越早發現,越容易干預!
7. 吃對營養,給眼睛加把油
飲食對眼睛發育與功能也至關重要,以下是護眼營養榜 TOP 4:
1)葉黃素 & 玉米黃素 可吸收藍光,保護視網膜黃斑區,是天然防藍光盾牌。 食物來源:菠菜、甘藍、綠椒等綠葉蔬菜。 2)維生素A 參與視覺通路,缺乏會引起夜盲、干眼、角膜軟化。 食物來源:肝、胡蘿卜、黃綠色蔬菜、黃色水果、牛奶、魚肝油 等 。 3)維生素C/E & 鋅 抗氧化、防止視網膜受損;鋅參與視覺信號轉導。 食物來源:水果(如橙子、檸檬)、堅果、牡蠣、牛肉、香菇等。 4)Omega-3脂肪酸 緩解干眼,改善眼部炎癥,DHA是視網膜重要組成成分。 食物來源:鮭魚、鯖魚、亞麻籽油、核桃、雞蛋等。
六、熱門問答時間,這些你可能也關心
問:視力保健品有用嗎?是不是智商稅?
如果指望靠保健品吃回視力,那確實是智商稅。但保健品+良好生活習慣,是可以輔助預防視力惡化的。比如葉黃素、DHA、抗氧化物等,確有研究支持對眼健康有益。
問:孩子成年后可以做激光手術矯正視力嗎?
可以,但有前提條件:
※ 年齡滿18歲
※ 近視度數穩定2年以上
※ 無其他眼病(如圓錐角膜、干眼癥等)
手術雖然成熟,但非萬能。術后仍需養成良好用眼的習慣。
問:網傳飛行員眼球操,能治近視?
眼部運動可以緩解視疲勞、改善眼部血流,但并不能治愈近視。適合經常用眼疲勞的人做一做,作為日常保健,不能替代醫學干預。
孩子的眼睛,就像打開世界的窗。別等他們戴上眼鏡后才開始后悔。
從今天開始,多陪他們曬曬太陽、遠眺天空、放下手機、早睡早起、吃得更好,這一切,都是守護視力最好的開始。
圖片來源:徐藝桓海軍軍醫大學 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