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闊別十年,母女重逢在法庭
□ 陳怡
安靜得能聽到心跳。在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人民法院寶堰人民法庭里,李某的目光緊緊鎖在對面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上——她的女兒小王。而小王低著頭,刻意回避著她的視線。這對闊別十年的母女成為原、被告,重逢在法庭上。
“40多歲就起訴子女要贍養費的,確實不多見……”寶堰法庭經驗豐富的人民調解員酈正保心里清楚,眼前這冰冷的氣氛里,藏著的是兩顆被歲月塵封、亟待解凍的心。
2005年,李某與丈夫離婚,協議約定女兒由父親撫養。但事實上,小王除了在寄宿學校的日子,其余大部分時光,是和母親一起度過的。
可母女相依的暖意,卻在2015年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擊碎。李某確診患有子宮癌,住進了醫院。身體的病痛尚可忍耐,讓李某心碎的是,唯一的女兒在她手術時短暫出現后,便如人間蒸發,再無音訊。
病情穩定后,李某曾多次嘗試尋找女兒,卻屢屢被拒之門外。女兒的冷漠讓李某一次次心寒,加之因身體原因無法工作,經濟日益拮據。生活的困頓和情感的荒漠,促使她來到了法庭。
“這案子,關鍵在于要讓她們說出心里憋了十年的話,厘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酈正保敏銳地察覺到,那看似冰冷的贍養費數字背后,是母親十年的望眼欲穿和女兒一道未解的心鎖。
初次調解,兩人形同陌路,沉默以對,空氣中彌漫著尷尬與怨懟。為了讓母女二人破冰,酈正保果斷采用“背靠背”調解法,分別寬慰情緒、傾聽心聲。
酈正保先來到李某身邊,這名母親未語淚先流,十年的委屈、不解、思念傾瀉而出:“調解員,我不是真的想要那點錢啊!我就是……就是想看看她,問問她當年為什么那么狠心。”
另一邊,一直沉默的小王,眼眶也漸漸紅了,塵封的記憶被輕輕翻開。原來,當年李某住院期間,小王的爺爺驟然離世,與爺爺感情很深的小王堅持要回老家送爺爺最后一程。李某卻堅決阻攔。她不愿女兒再與那個“老家”有任何牽連,更渴望重病時女兒能守在自己身邊。
一場激烈的爭吵后,年輕氣盛的小王負氣出走,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十年的漂泊打拼,小王獨自吞咽著艱辛與孤獨,說起對母親的情感,有怨,更有無法言說的惦念。
知道了癥結所在,酈正保心中有了底。他將母女二人聚在一起。這一次,他不是簡單的傳話者,而是那“撥動心弦”的調解員。
“小王,你媽媽這十年,沒有一天不在后悔當初和你爭吵。這次來法院,她真正想要的,只是見你一面。心里有什么話,今天痛痛快快跟媽媽說說。”酈正保的聲音溫和而懇切。
“小王這十年,一個人在外頭闖蕩,沒個家人依靠,苦沒少吃,心里頭也孤單得很。她心里,一直記掛著你這個媽。今天能見面不容易,娘倆都要說心里話,別再說氣頭上的話了。”酈正保悉心引導著二人。
酈正保的這番話,像一把溫柔的鑰匙,精準地探入了母女二人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二人再也抑制不住淚水。小王哽咽道:“媽,當年是我太沖動,傷了你的心,對不起……”
“孩子,媽也有錯,那時候只顧自己病痛難受,沒替你著想……”李某緊緊抓住了女兒的手,泣不成聲。
法庭窗外,陽光正好,母女倆拉著酈正保合影。(陳怡)
來源:人民法院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