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公布,武強縣街關鎮李家村、周窩鎮榜上有名。這是繼南立車村、郭家院村、周家窩村之后,武強再獲“國字號”榮譽。一朵朵文明之花,正以其獨特的姿態,在武強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絢麗綻放。
李家村:產文共興 鄉風和暢
李家村位于武強縣西南部,全村僅有70戶253人。近年來,村里先后涌現出10戶美麗庭院、5戶精品庭院和10戶十星級文明戶,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淳樸的民風。
自2021年起,李家村按下美麗鄉村建設“加速鍵”。村里堅持生態優先,將現代農業、脫貧攻堅、鄉村旅游、生態建設、文明村創建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工作有機融合,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15.6萬元,并接連榮獲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衛生村等多項稱號,真正實現了從塵土飛揚“小村莊”到村美民富“幸福村”的華麗蛻變。
在鄉風民風建設方面,李家村通過公益廣告、“大喇叭”等宣傳方式傳遞文明理念,制定出嚴謹可行的18條村規民約來規范村民們的日常行為。為遏制攀比之風,村里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明確紅白事的舉辦規模和宴席標準,并推出“移動大鍋臺”,由村民自發組成廚師隊伍,提供免費服務,有效地杜絕了大操大辦行為,讓李家村的鄉風回歸質樸本真。
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李家村成立了村級志愿者服務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各類理論宣講活動15場,舉辦“婆媳互夸”“五好家庭”“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20余場,組織“四季村晚”“我們的節日”等文藝活動10余場次。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村民們紛紛點贊:“既‘富了’腦袋,又樂了心窩?!?/p>
在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后,李家村更是煥然一新:實現全域無垃圾、無污水、無小廣告,巷道全部硬化,殘垣斷壁徹底消除,并全域建設“小三園”,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周窩鎮:產旺文興 和美共生
周窩鎮,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因樂器產業而聞名遐邇。中國知名的管弦樂器生產企業——金音樂器集團就扎根于此。該集團不僅有著管弦樂器產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的佳績,還帶動周邊98家企業蓬勃發展,奏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交響樂章。
這座集中國特色小鎮、全國魅力新農村、4A級旅游景區等眾多榮譽于一身的“明星”小鎮,從“京津冀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推進會在此召開,到央視節目頻頻取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
近年來,周窩鎮更是以文明創建為筆,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
在筑牢基層根基上,周窩鎮黨委、政府下足功夫。一方面,鎮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帶頭抓學習,定期組織黨員一起學政策、聊時事,安排黨員培訓,提升黨員創新意識,為黨員時時“充電”,增強了黨員工作干勁。另一方面,黨員干部帶頭真干事、干實事,精準整治村環境,讓街道更干凈、村容更漂亮,把黨的好政策實實在在落實到老百姓身邊。
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周窩鎮4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作用,招募各類志愿者,組建“理論宣講”“移風易俗”等5支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今,“志愿搶著干,時代新人爭著當”在周窩鎮蔚然成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成為群眾身邊的“愛心驛站”。去年,周窩鎮再次創新宣傳形式,用故事講述的方式引導村民抵制陳規陋習、倡導移風易俗,大力培育文明鄉風和淳樸民風。經河北省文明辦層層選拔,周家窩村的周金香脫穎而出,代表衡水市參加了全省“雙爭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兒”村規民約故事講述活動,并憑借出色表現榮獲優秀選手稱號。周金香回到衡水,又以《村規樹典范 民約厚民風》為題進行宣講,生動講述了周家窩村宣傳踐行村規民約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和鮮活案例,向更多人展現了武強縣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從李家村的精致蝶變,到周窩鎮的活力迸發,再到如今雙雙斬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這是武強縣多年來堅持以文明創建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武強縣4個“全國文明村”、1個“全國文明鎮”的“國字號”榮譽,不僅是對武強縣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為全縣其他村鎮樹立了榜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