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司法局白田司法所 周舟
花開有時,聚散有度。彩禮授受,承載對未來的期盼祝福,但當緣分難續,曾經的承諾該如何妥善收場?依法、依理、依情處理是關鍵。
近日,湘鄉市白田鎮一位駐村輔警遇到一起因彩禮退還問題引發肢體沖突的矛盾糾紛,隨即引導當事雙方來到白田司法所調解。
異地戀難結連理
彩禮清算引沖突
下午的調解室內,氣氛凝重。年輕女子低聲抽泣,對面的男子則面無表情地抽著煙。女方小李(化名)、男方小王(化名)都是白田鎮人,兩人是初中同學,2022年戀愛并訂婚。隨后,小李前往廣東務工,兩人聚少離多,感情逐漸疏遠。小王提出退婚,并要求女方全額退還彩禮及相關禮物。矛盾激化下,小王及家人曾到小李家“捶門打窗”,引發肢體沖突。
“兩地相隔這么遠,一年見不到幾次,她又不愿回來,這婚怎么結?”小王陳述退婚理由時情緒激動,“現金、蘋果手機、逢年過節的轉賬紅包……加起來11萬元,這都是我的血汗錢!她家一分不退,我們才去理論。”
“他只說他的付出,那我呢?”小李反駁,“給他買衣服、鞋子、過生日,我也花了不少錢。我讓他來廣東一起發展,他又不愿意。今天砸門砸窗,這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嗎?不是不退,但要全退,我接受不了!”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手,解決問題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我先為調解劃定了底線。在確保雙方情緒有所控制后,引導他們充分表達各自訴求。
司法析法明界限
彩禮贈與需厘清
傾訴了心中積郁,雙方情緒逐漸平復。我隨即結合《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向他們釋法明理——什么是法律意義上的彩禮,哪些財物屬于應退還的彩禮范疇,哪些則不屬于。
小王提出的11萬元清單,我逐一分析:
“明確為訂婚時給付的8.8萬元,屬于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彩禮。你們既未辦理結婚登記,也未長期共同生活。根據法律規定,小李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全部或部分返還。”
“其余的2.2萬元,包括生日、節日紅包以及你父母贈送的適度金額禮金,屬于增進感情的普通贈與。小李在交往中也為你花費了相當金額。這類贈與通常基于雙方自愿,目的是維系情感,一般不支持在分手后要求返還。”
“一段感情中,雙方的投入,無論是時間、精力還是金錢都值得尊重。青春與情感的價值,無法也不應單純用金錢來衡量。”我開導雙方,“無論結局如何,念及曾經的美好,理性解決問題,好聚好散,對彼此都是最好的選擇。沖動之下訴諸暴力,只會讓事情更糟,甚至要承擔法律責任。”
聽了這番分析,兩人都陷入了沉默。“婚姻是人生大事,建議你們冷靜思考,是否真的無法挽回?”我建議。
冷靜權衡念舊情
依法退讓終和解
經過一天的慎重考慮,雙方最終確認終止婚約。在司法所的主持下,本著依法、自愿、互諒互讓的原則,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小李退還小王彩禮款5.8萬元,小王自愿放棄對剩余3萬元彩禮款的追索;雙方在交往期間互贈的禮物互不返還;雙方承諾不再就此事發生任何糾紛。
“謝謝周所長,給您添麻煩了!”離開時,雙方的情緒都已平復,最終握手言和,互道珍重。
【調解員手記】
彩禮糾紛在基層調解中比較常見。化解的關鍵在于,理解情感糾葛是起點,引導樹立對彩禮法律屬性的正確認識是突破口,精準釋法析理、劃定權責邊界是落腳點。處理此類糾紛,必須堅持以法律為準繩,準確界定彩禮范圍,在符合法定返還情形下,倡導和平協商、理性維權,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彩禮”回歸“禮”的本質,讓婚姻關系真正建立在穩固的“情”感基礎之上。
【記者有話說】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也。”彩禮作為傳統婚俗有其社會基礎。然而,彩禮的授受,既要合乎“情”(人情常理),更要合乎“理”(公序良俗)與“法”(法律規定)。面對彩禮糾紛,此案調解提供了有益啟示:依法明辨是關鍵,理性克制是前提,互諒互讓是良方。我們更應倡導樹立文明、健康的婚戀觀,推動形成簡約適度、重情輕財的婚嫁新風尚,讓婚姻的基石在于愛情的雙向奔赴與長久的精神契合,而非物質的多寡。
(全媒體記者 劉建強 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