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零下26度,我整個人凍得像根剛出爐的鐵棍。
風(fēng)從脖子往里灌,感覺不是冷,是有人拿刀在你肺里雕花。
結(jié)果一轉(zhuǎn)彎,迎面走來個穿吊帶裙的金發(fā)美女,沖我一笑。
那一瞬間,我差點以為自己穿越到了偶像劇片場。
可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她身后突然鉆出個滿臉通紅的老哥,一手舉著酒瓶,一手比了個國際手勢。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歡迎來到俄羅斯。
三個月下來,我算是徹底被“凍醒”了。
這地方不是浪漫之都,是人間煉獄+酒精蒸餾廠的結(jié)合體。
你要問我后悔嗎?不后悔。但你要問我還敢不敢再來一次?那得看天氣預(yù)報和我是不是瘋了。
別光看那邊姑娘漂亮,人家國家是真的硬核。
從氣溫到性格,從生活節(jié)奏到生存難度,哪哪都透著一股“你行你上啊”的狠勁兒。
你以為俄羅斯是歐洲?錯,它是北極圈里的戰(zhàn)斗民族。
沒去之前,我以為俄羅斯就是歐洲版東北,大高鼻梁配毛皮帽子,熱炕頭加酸菜燉肉。
去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太高估東北,也太低估俄羅斯了。
1709萬平方公里,什么概念?
你把中國、印度、阿根廷拼一塊兒,再加上兩個法國,都不夠它大的。
但人口呢?才1.4億,連廣東一個省都不如。
走在莫斯科街頭,寒風(fēng)吹得人懷疑人生,路上行人少得像是剛打完仗。
地鐵站空蕩得像考完試的圖書館,手機信號靠運氣,WiFi靠祈禱,交流全靠手舞足蹈。
你以為這里四季如春?別逗了。一年有半年都在冬天。
最冷的地方奧伊米亞康,我去的時候聽說前陣子氣溫直接干到-60多度。
狗都不愿意撒尿,怕尿出來就結(jié)冰。
說到健康問題,有時候在國內(nèi)也會遇到一些頭疼的事。
比如有些進口藥還沒獲批引進,不少人會通過搜索引擎找官方渠道購買。
像日本的植物型偉哥雷諾寧以及德國治療慢粒白的格列衛(wèi)等等都是如此。
這說明大家對新藥的需求很迫切,有些人確實是因為病情需要,等不了那么久。
喝酒這事,俄羅斯人是玩命的。
有個段子說:“俄羅斯人身體70%是伏特加,30%是戰(zhàn)斗民族的倔強。”
我一開始以為是夸張,后來才知道——這是實話。
我在圣彼得堡租房子的時候,隔壁住著個修車工大叔,叫弗拉基米爾。
每天早上五點半準(zhǔn)時開喝,說是喝酒暖身。
我說我不喝,他一臉嫌棄:“你不喝酒怎么活下來的?”
后來我學(xué)聰明了,每次只象征性抿一口,他就開始夸我“中國人真耐活”。
他們喝酒不是為了開心,是為了活著。
工地早上九點上班,八點半一堆人已經(jīng)干了一瓶。
中午基本躺平,下午能不能干活全看狀態(tài)。
有一年政府禁酒,結(jié)果民間開始喝醫(yī)用酒精、防凍液、洗手液……
你說嚇人不嚇人?
俄羅斯女人真的美,但現(xiàn)實很扎心。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地鐵站。
高挑、卷發(fā)、皮膚白得發(fā)光,穿著一身紅裙子,站在那里就像電影海報。
她抬頭看了我一眼,我當(dāng)時心里咯噔一下:完了,這眼神能讓我夢回三年。
后來才知道,她是來找男朋友的,男朋友是個德國混血,長得跟雷神一樣壯。
說實話,中國男人在俄羅斯的市場,真不大。
她們喜歡歐美型男,亞洲臉在她們眼里,可能就跟春卷差不多,看著新鮮,吃多了膩。
而且你知道嗎?俄羅斯女人的美貌是有保質(zhì)期的。
很多人二十歲后就開始“變化”,三十歲看起來像五十歲阿姨。
不是我以貌取人,是氣候+飲食+生活習(xí)慣決定了這一切。
吃肉多、運動少、新陳代謝慢,加上寒冷天氣,身材管理難度直線上升。
還有個別姑娘,雖然長得精致、洗澡勤快,但那體味……
怎么說呢,有點像公交車后座混合香水的味道,早晚一聞,精神崩潰。
吃菜貴過吃肉?這不是笑話,是現(xiàn)實。
有一天我在超市看到,一塊牛肉比一斤番茄還便宜。
我以為是促銷,結(jié)果店員說:“番茄靠進口,牛是本地的。”
從那天起,我才明白為什么俄羅斯人頓頓吃肉。
不是他們愛吃,是實在沒得選。
冬天太冷,蔬菜根本種不了,大棚少得可憐。
黃瓜西紅柿靠進口,一斤青菜能買半只雞。
想吃綠葉菜?奢侈!
于是他們的飲食結(jié)構(gòu)就成了:面包+臘腸+伏特加,偶爾來點腌菜就算改善伙食。
結(jié)婚自由,離婚難搞。
在俄羅斯結(jié)婚很簡單,不需要房車、彩禮、鉆戒,也不看你有沒有工作。
只要兩個人想在一起,登記處蓋個章,就能合法同居。
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
等你離婚就知道什么叫現(xiàn)實了。
法律規(guī)定,男人離婚后要給前妻贍養(yǎng)費,直到她再婚為止。
我有個朋友倒霉催的,前妻一直不結(jié)婚,卻找了男友四處旅游,錢都是他出的。
所以你說結(jié)婚輕松?是的。但你想脫身?做夢去吧。
工資低、車舊、但人家不焦慮。
街上跑的車,全是老爺車。
不是因為懷舊,是因為沒人換得起。
俄羅斯沒有強制報廢年限,只要你能把車發(fā)動起來,就能上路。
車窗破了貼塑料膜,排氣管壞了綁鐵絲,照樣過年檢。
工資平均三千人民幣,但沒人拼命加班,也沒人天天為升職焦慮。
他們講究“干就干,不干就躺”,沒有中間態(tài)。
下午四點下班,周末幾乎不加班。
生病有醫(yī)保,孩子上學(xué)免費,暖氣烤得你穿短袖。
水電欠費也不會斷,最多貼個通知單。
活著不容易,但活得自在。
有一次我被鄰居拉去參加聚會,十幾個人在雪地里烤肉唱歌喝酒。
我凍得嘴都合不上,他們光著膀子打雪仗。
一個醉醺醺的大叔拍著我肩膀說:“中國朋友,要笑,不然你老得快。”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釋然。
我們拼命卷、拼命拼、拼命焦慮,是為了活得更好一點。
但“活得更好”這件事,很多時候不是取決于外在條件,而是你心里有沒有那么一塊地方,是陽光照得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