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慶日報
漫步百湖之城,綠意無處不在。今年以來,大慶市以“生態優先、節儉務實”為建設理念,全面開展城市綠地養護管理、缺苗短空補植、裸露地治理等專項行動,讓城市在綠意中煥發新顏,為市民繪就了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畫卷。
城市綠化,規劃先行。為讓每一片綠地都得到精心呵護,市城管局成立2個專項工作組,將具體任務細化分解至縣區、石油石化企業、局屬綠化中心等15家單位,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創新實行“日檢查、周調度、月考核”推進機制,對各單位綠化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規劃-建設-管養”全周期閉環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新建完善綠地面積39公頃,補植喬灌木18萬余株,治理裸露地45公頃。
“以前路過街邊綠地,總能看到枯枝落葉,現在干干凈凈的,樹木修剪得整整齊齊,看著就舒心!”家住唯美主邑小區的程女士道出了城市綠地的“顏值”變化。按照市城管局部署,全市各級綠化行業主管部門組織8萬余人次專業力量,對城區2880公頃城市綠地開展全方位“深度清潔”。從喬灌木修剪整形、樹木涂白,到綠化帶“地毯式”枯枝清理、病蟲害防治,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如今,45萬余株喬木煥發出勃勃生機,累計清理綠地內枯枝落葉垃圾4.5萬立方米,修剪綠籬65公頃,清理小開荒366處。“發現-取證-整治-復綠”閉環機制的建立,讓城市綠地始終保持整潔優美。
薩爾圖區將老舊小區改造與綠化提升相結合,利用改造項目異地補植樹木2萬余株,完善綠地面積5.3公頃,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擁抱綠意;肇源縣打造“一路一景”示范工程,在東興大街等路段種植山杏、丁香等花灌木,形成3.2公里花廊帶,成為市民打卡的“網紅路”……這是大慶市精準補植、打通綠地“斷點”的縮影。針對城市綠地中的“缺苗斷空”問題,市縣區各級綠化部門創新建立“巡查發現-智能定位-精準補植”全鏈條工作機制,讓綠地“斷點”煥發生機。在補植過程中,工作人員巧妙運用“色塊補植法”“組團式補植法”,栽植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構建起喬灌籬草覆層搭配的生態屏障。累計栽植喬灌木14萬株,綠籬6400平方米,新建完善綠地面積39公頃。
裸露地是城市綠化的“傷疤”,也是治理的難點。市縣區各級綠化主管部門通過人工巡查,精準掌握每一塊裸露地的位置,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在主要街路綠地邊緣、轉角路口等重點部位,創新采用“綠籬+花卉”“花灌木+委陵菜”“喬木+彩色木屑”等方式,讓裸露地變身小景觀。累計栽植喬灌木4萬余株,綠籬6600平方米,治理裸露地45公頃。其中,讓胡路區的“地企共建”模式堪稱典范。該區與油田公司合作,在慶虹橋下周邊、東湖居住區周邊裸露地栽植山梨、山丁子、紫丁香等2.8萬株,治理裸露地10.06公頃,實現了地企攜手共繪綠色畫卷的雙贏局面。
如今,大慶的城市綠化工作正以看得見的變化,讓生態福祉惠及每一位市民。未來,這座城市還將繼續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讓錦繡畫卷越鋪越廣。(記者 潘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