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岳飛這樣的武將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他還會書法,在傳統(tǒng)的觀念之中,書法向來是文人的掌中之技,但可曾想顏真卿也是曾是武臣呀。岳飛不僅武藝高戰(zhàn)打得好,其書法水平也不低,他最出色的是其草書之技。
清人蔣廷錫就曾評價其字,他說:“岳飛的書法,如脫韁駿馬般灑脫不羈,筆鋒藏盡山河豪情。在南宋翰墨中獨樹一幟,這般剛毅與靈動交織的神品,著實令人嘆服。”
前出師表
明太祖朱元璋則評價為 “純正不曲,書如其人”。此帖是岳飛以草書所寫的《前后出師表》,此作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以拉回到紹興八年之前,那一年岳飛率軍北伐途經(jīng)河南南陽武侯祠,不期而至的大雨迫使軍隊停留無法繼續(xù)前行。
在那天晚上,被大雨阻滯的大軍在此過夜,岳飛宿于祠內(nèi),面對壁間諸葛亮的《出師表》,字字句句都觸動著他內(nèi)心深處的情弦。聯(lián)想到自身坎坷的抗金之路,壯志未酬的悲憤、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如潮水般涌上心頭,這時他聯(lián)想到諸葛亮為蜀國盡功盡力,而他更是感同身受,想要快點收復國家失地。
他找來紙筆,遂借著內(nèi)心的激昴情緒,縱情提筆揮毫,將諸葛孔明這兩篇《前后出師表》抄錄下來,他借由草書的率性揮發(fā)出自己的情緒,每一筆都飽含著他對家國的熱愛、對理想的堅守以及對抗金事業(yè)的不懈追求。
看這幅字能明顯發(fā)現(xiàn),岳飛寫字常從逆勢起筆,筆尖彎著貼在紙上走,讓每一筆都像憋著股勁兒,看著特別有張力和韌勁。就算字形開合變化很大,筆畫也照樣有力道,能看出骨子里的硬朗。
這字還帶著點張旭那種狂放又奇特的味道,用筆時不停扭轉(zhuǎn),字體又新奇又多變,還很簡潔利落。整體布局看著險中帶巧、高低錯落,滿是動態(tài)感。偶爾出現(xiàn)的干枯墨色,更讓畫面層次分明,也讓我們能真切感受到岳飛字里藏著的蒼涼悲戚之情。
岳飛寫的《前后出師表》墨跡原稿雖已經(jīng)見不到了,但刻在石頭上的版本和拓印下來的本子一直傳到現(xiàn)在,給喜歡書法的后人留下了特別珍貴的學習材料。
國內(nèi)現(xiàn)在還留著九處刻有這作品的石頭,像陜西三原城隍廟、河南南陽武侯祠里的都很有名,雖其中有大多為清代翻刻,但刻匠仍保留其原有的韻味。
其中三原城隍廟那塊刻著岳飛書法的石碑,被稱作 “三絕” 碑,這字是袁保恒發(fā)現(xiàn)收藏后,由樊登云刻到石頭上的。
這些刻石和拓本不光把岳飛書法的精華好好保存了下來,更把他的精神一代代傳了下去。左宗棠在跋語中所言 “勁健飄灑,生氣凜然”,方玉潤筆下 “生氣勃發(fā),如雷電交馳,風雨驟至”,更將作品中蘊含的生命力與情感張力刻畫得入木三分。
后出師表
如今,當我們站在這些刻石前,看著那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的字樣,看著字里行間龍騰虎躍的氣勢與蒼涼悲愴的底色,總會想起那個在南陽武侯祠中淚如雨下的夜晚。岳飛借諸葛亮的《出師表》傾訴自己的壯志與憤懣,而千百年后的我們,又在他的筆墨中讀懂了何為忠貞,何為堅守。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zhuǎn)內(nèi)容詳細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