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6月27日回歸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打響了今夏喜劇綜藝的第一槍。播出至今,節目中的脫口秀演員給觀眾帶來了風格多樣的驚喜表演,笑友團的點評和分享也為節目增色不少。其中從第一季就深受觀眾喜愛的魯豫,依然從獨特的視角出發,貢獻了諸多金句。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眾對魯豫的印象都停留在訪談節目《魯豫有約》上,實際上魯豫一直在職業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一方面她在訪談節目的道路上深耕,從《魯豫有約》到《魯豫有約一日行》,與各行各業的人物展開對話,輸出具有時代性的觀點和表達;另一方面她在不同領域嘗試和突破,從推出播客《巖中花述》,到擔任脫口秀節目的嘉賓,魯豫的每一步都踩在時代的鼓點上。
最適合脫口秀節目的嘉賓之一
脫口秀節目繁榮發展至今,邀請的明星嘉賓不下幾十位,從《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總決賽亮相、并常駐兩季《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的魯豫,是大眾口碑最好的嘉賓之一。在這場關乎脫口秀演員命運的比賽中,笑友團嘉賓們是否拍燈以及拍燈的理由,會遭受觀眾的嚴格審視。而魯豫每一次的點評都言之有物,既有專業輸出,又有態度表達,讓觀眾們在彈幕中紛紛稱贊她是自己的“嘴替”。
例如在《脫友2》中,小碟吐槽大碼女裝直播間使用瘦子模特,自己發言后被拉黑轉而舉報直播間,沒有得到笑友團的拍燈。魯豫指出這個故事應該再往前遞進一層,把矛頭指向平臺查封直播間的機制不合理,否則停留在對直播間打工人的指控,聽眾的情緒難以疏解。
魯豫備受好評的另一點,是她能夠從女性視角進行深度挖掘,非常清晰給到脫口秀演員們意見和建議,并且毫不吝嗇地給到女演員鼓勵和安全感,鼓勵更多女演員上臺。
去年在節目中,魯豫對山河的鼓勵令人記憶猶新:“女生不用按尺寸生長,可以按心情生長,我會覺得我在這個舞臺上,我就要為山河拍這一盞燈,我希望她有多遠能夠走多遠。”今年看完山河的表演,魯豫直言一開始有些失望,迫切想要聽到她口中的人生轉變;而最后她決定拍燈,在于比賽就是在比演員此刻的技術是否過硬、能否把控現場的節奏,山河把在外上廁所這一件小事講述得如此鮮活有趣,是其專業能力的體現。
整體來看,魯豫對脫口秀的了解和喜愛,她的女性視角、強大的共情能力以及出眾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節目高度適配,從而實現了嘉賓本身與節目的雙向賦能。不論是觀眾還是平臺都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除了《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在騰訊今年的片單中,還包括姐妹篇《豫見她們》,在這檔節目里,魯豫將開啟一場和女脫口秀演員的走心對談。
最好的華語女性播客之一
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2》中,新疆姑娘小帕講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父親對于婚姻關系糟糕的處理讓她從小到大面對的無數創傷和尷尬時刻。這段“六婚的爸和破碎的她”贏得了全場掌聲,也令魯豫為之深深共情。節目結束后,魯豫邀請小帕來到自己的播客《巖中花述》展開了一場對話。
在播客中,我們得以了解,“活下去才有一切可能”,是小帕的信念。從阿克蘇到天津,小帕坐綠皮火車穿越3700公里,逃離充滿高壓與規訓的家庭;脫口秀成為她釋放痛苦的匕首和生存的支柱。從開放麥到商演,她用段子剖析父親婚姻的荒謬、厭女的規訓、求學的困窘,以及女性被分而治之的處境,才有了節目中我們看到的,用笑容織就鎧甲的小帕。
除了小帕,此前思文、小鹿也做客了《巖中花述》,這些內容是魯豫在播客和脫口秀領域的“資源整合”。而行至第七季的《巖中花述》早已經成為了最有人氣的播客節目之一。
“我們討論藝術,借由對話走進自己;我們也討論女性,讓她們的聲音和光亮穿越媒介抵達心靈。”《巖中花述》定位為“智性女性”的精神衣櫥,每期節目,魯豫與嘉賓展開70-90分鐘左右的對談,既有大眾較為熟悉的影視從業者如海清、邵藝輝、滕叢叢、鐘楚曦、馬伊琍等,也有收藏家、建筑師、律師、作家、時尚雜志主編等各行各業的女性。
在今年的4月30日,《巖中花述》走過1112天,61期節目共邀請到65位嘉賓,累計時長3965分鐘,在小宇宙訂閱量突破100萬,獲得4752萬次播放,56141條評論。如今《巖中花述》已經是中文播客領域內體量最大的品牌播客節目之一,更被不少聽眾譽為“最好的華語女性播客”。
《巖中花述》的成功絕非偶然。它以魯豫深厚的訪談功底為基石,精準聚焦于“智性女性”這一核心群體,通過一場場深度、真誠且極具啟發性的對話,成功構建了一個獨特而珍貴的女性話語空間,不僅為嘉賓提供了梳理自我、表達思考的廣闊平臺,更讓萬千聽眾得以借由這些鮮活的生命故事與深邃的思想碰撞,觸摸到當代女性豐富多元的內在世界與澎湃力量。
對訪談節目最長情的主持人之一
回顧魯豫在職業道路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無論是與脫口秀的適配還是《巖中花述》的成功,都離不開她在訪談領域幾十年如一日的深耕。
2001年底,鳳凰衛視籌辦《魯豫有約》節目,2002年年初《魯豫有約》正式開播。而后伴隨行業發展,《魯豫有約》嘗試制播分離的形式,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頻道遷徙。在老牌訪談類節目似乎日漸式微之際,魯豫沒有放棄自己的老本行,而是與海峽衛視、東南衛視聯手打造全新真人秀式訪談節目《魯豫有約一日行》。
《魯豫有約一日行》采用紀實真人秀+互動訪談的板塊組合創新手法,每期節目,魯豫走出演播廳前往一位超人氣的明星或行業名人的工作或生活場所與其共度一天,以真人秀的形式展示嘉賓們真實的一面,并通過訪談聊天的方式敞開人物的心扉,真實而又有內涵地將嘉賓最令人好奇的“秘密”和生活展現給觀眾。
例如第七季就邀請到王寧和劉純燕夫婦、彭于晏、黃軒、張韶涵等嘉賓。首期節目錄制當天,是劉純燕的生日,也是王寧與劉純燕結婚三十一周年紀念日,這期節目更是“國臉”王寧的電視訪談首秀。夫婦二人邀請魯豫同乘高鐵從北京回到王寧的老家青島,重走承載了夫婦二人諸多回憶的“愛情之路”;再到青島電視臺舊址,回顧王寧播音夢開始的地方。
在節目中,彭于晏直言大眾對他的最大誤解是關于自律,自己只有在拍戲時狀態是最佳的,在沒有戲的時候會完全地放松。彭于晏表示也會懷念初戀時全情投入的美好感情,面對魯豫提出的“如果有機會,最希望能找回什么”的問題,他表示希望能找回初戀女友。
在第四集里,魯豫和張韶涵更是席地而坐,促膝長談。張韶涵坦言自己的歌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小學起便在母親開的餐館里幫工,后來家境不順、遭遇心臟疾病、親友問題等多種沉重打擊,步入人生的“至暗時刻”……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放棄對音樂夢想的不懈追逐。節目不僅呈現公眾人物的表面形象,而是憑借專業的環節設計和魯豫深刻的人物觀察,去觸碰那些最難被觸及、最真實的一面。
從2016年首播至今,《魯豫有約一日行》已經走過十二季,每一季的主題設置和嘉賓選擇都旨在尋找各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個體,通過一場場沉浸式的對話,將嘉賓的生活故事娓娓道來,消解了與公眾人物之間的距離感。這種對人物的深入觀察與真誠對話,使得《魯豫有約一日行》在眾多訪談類節目中獨樹一幟,也是魯豫在訪談、播客、脫口秀多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
《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五季到第十一季正陸續在騰訊視頻、優酷重新上線,如果你想見證一位主持人如何用真誠與專業,搭建起通往人心深處的橋梁,那么,《魯豫有約一日行》值得你按下播放鍵。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觀看。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主編 | 彭侃
執行主編 | 劉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