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站,天后,朱雨玲,帶著抗癌斗士的身份,贏下了陳熠,更重要的是,她贏了自己,這話說得一點不假,這場決賽誰看了都得感嘆一句:劇情太反轉,現實比電視劇還精彩,原本大家以為的“老將回歸,結果成了“硬剛新秀,看點比誰氣更長。
如果你關注過朱雨玲這幾年,應該對她的名字不陌生,曾經的“天才少女、國乒世界第一,出道成名那會兒,和陳夢同期,球迷們都在討論誰是下一個“大魔王,但很快,生活給她開了個大玩笑——2020年查出甲狀腺癌,東京奧運會前夜,她直接“離線,甚至連國乒內部的模擬賽都沒趕上,手術、退役、轉行教書,這個劇本換成誰都得emo一陣子,可朱雨玲偏不服輸,三十出頭,頂著澳門隊的橄欖枝,硬是又殺回了賽場,網友一邊“爺青回,一邊也捏著一把汗:真能行嗎。
問題來了,朱雨玲這次復出到底有多難,其實不像彈幕里說的那么熱血澎湃,認真點說,比的根本不是誰手感好、誰狀態在線,更多是心態和身體的極限拉扯,畢竟人家已經不是全職運動員,平時還得兼顧天津大學的工作,教書帶隊,訓練時間全靠“擠,這和職業球員那種全天候備戰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再加上手術后的身體,能不能頂住高強度比賽?外界都在打問號,但朱雨玲自己一句話:“我打的都是我的乒乓球,做好自己,看似佛系,實則硬氣。
聊回決賽現場,朱雨玲對陣陳熠,這場球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對決,更像是兩個時代的直接對話,一個是走過巔峰再歸來的老將,一個是正在上升期的新星,場上你來我往,沒有明顯的短板可抓,反倒是心理博弈更有意思,陳熠雖說年輕,但打法已經很成熟,正反手切換快,進攻節奏也敢于主動提速,可朱雨玲靠的不是爆發力,而是“氣長,她把控節奏的能力、場上閱讀的判斷力,依然是頂級水準,關鍵球一旦拖進相持,反倒是陳熠急了,朱雨玲這口氣,真不是說說而已,頂住壓力,越打越開,最后穩穩拿下。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句,朱雨玲的復出其實早有征兆,去年底WTT支線賽就拿了復出首冠,從今年一月到四月,連續打了三站高級別賽事,只輸給國乒選手,期間還贏了早田希娜、平野美宇這些外戰強手,狀態回升是肉眼可見的,只不過她自己也說了,最大困難不在球場上,而是怎么“偷時間訓練比賽,還得兼顧學業和工作,這種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試問多少曾經的天才少女,能在“人生下半場還保持這種投入和熱愛。
再說回這場決賽,朱雨玲的技戰術其實沒什么大變化,依然是穩中帶攻,節奏感極強,反觀陳熠,雖然輸掉了比賽,但表現也不算差,甚至一度有機會沖擊冠軍,只能說關鍵分的處理和經驗還是差了一點點,這不是短期能補上的,球迷們也別急著“擺爛或者“對噴,這種對抗對年輕人成長反而是好事,輸一場球不丟人,更重要的是學會怎么從失敗里總結、再爬起來。
當然,場外的故事更值得說說,朱雨玲退役后的身份轉變,其實讓她“更接地氣了,不再是唯一目標就是拿冠軍的運動員,而是多了一份人生的厚度,你說她是兼職球員,其實更像是生活多面手,教書、訓練、比賽、求學,哪一樣都沒落下,這種狀態在現在的中國乒壇挺罕見,也給了很多球員新的參照系,不是非得全職、非得爭三大賽才算成功,有時候,能健康打球、享受過程、把熱愛當成動力,就是最大的贏家。
有人說朱雨玲這波復出像極了“熱血動漫,但她自己反倒很淡定,采訪時說“歸零也是一種能力,這話聽起來有點“雞湯,但結合她的經歷,倒是挺有說服力的,畢竟現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這樣,從巔峰跌落、再爬回來,最后還能笑著說“我很快樂,體育的意義,大概就在于此吧。
最后,朱雨玲能不能一直保持這個狀態,能不能再進一步,沒人能給答案,醫生讓她休息,她也聽勸,下一場橫濱冠軍賽直接缺席,這就是成年人的理智和自洽,不再是那個只想沖第一的“天才少女,而是更懂得自我調節的老將,這種轉變,比單純的成績更有力量。
回頭看這場“天后歸來,其實已經不只是輸贏那么簡單了,朱雨玲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競技體育不是直線,人生也不是線性增長,跌倒了再爬起來,贏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這波操作,值得全網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