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川中丘陵,暑氣蒸騰。10日早上7點30分,位于資陽市安岳縣經開區的安岳安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廠區還未完全“蘇醒”,員工劉方已經牽著兩個兒子的手,穿過廠區通道,往車間斜對面的食堂走去。在那里,專門規劃出來的“廠房課堂”已經亮起了燈,大學生志愿者蔣汶芳和田小雨正站在門口迎接前來報到的學生。
大學生志愿者在“廠房課堂”上課。
“蔣老師早!”11歲的大兒子劉有成掙脫媽媽的手,熟門熟路地把書包塞進課桌。劉方拍了拍小兒子屈兆璽的后背:“乖乖上課,中午飯跟老師一起吃,爸爸媽媽下班就來接你們。”說完轉身走向車間,背影很快融入流水線前攢動的人影中。
這一幕“晨送”場景,如今是該公司里常見的晨間序曲。這方嵌在生產線旁的托育空間,已經連續三年,守護著上百名鞋服人子女的暑期安全與成長,破解了職工的“暑假焦慮”。
困境:“鎖在家里的暑假”折射工人帶娃困境
安岳縣的鞋服產業園里,生產線上的機器轟鳴聲從清晨持續到深夜。作為川中重要的鞋服產業基地,這里聚集了100余家鞋服企業,創造了近2萬個穩定就業崗位,是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萬千家庭生計的依托。
“廠房課堂”里認真聽課的孩子們。
然而,每年暑假,這龐大的就業群體都面臨同一個揪心難題——孩子“看護難”。對于像劉方這樣的雙職工家庭,更是一場年復一年的“戰役”。
“我們兩口子都在廠里上班,家里有三個孩子,最小的才一歲多,由兩位老人照料已力不從心。”劉方道出了安岳鞋服人的共同困境,孩子放暑假,要么把他們留在家里提心吊膽,要么硬帶來廠區,只能自己在行政區或宿舍玩,我們上班也心神不寧。
這份彌漫在生產線上的“暑假焦慮”,不僅關乎萬千產業工人家庭的幸福指數,更成為影響工人隊伍穩定、制約企業產能釋放和地方產業活力的現實痛點。
認真做作業的孩子們。
“以前每年6月下旬開始,生產線的節奏總會莫名放緩——暑假來了,請假條成倍地增長。”安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行政人力主管方海力算起了賬,“有的員工把孩子鎖在家里,上班時頻頻看監控;有的帶著孩子來公司,家長陪不了也不能安心工作;更有甚者直接請事假,一個月下來,光請假造成的產能損失就超過數十萬元。”
破局:生產線旁“長”出教育空間
直面產業工人的核心訴求,2022年,安岳安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將解決方案精準“嵌入”需求最前沿——在廠區內打造“廠房課堂”。這不是簡單的“看孩子”,而是一項精心設計的“安心工程”。實行三年以來,這里已經為上百位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心快樂的暑假。
大學生志愿者給學生輔導作業。
走進該公司的“廠房課堂”,整齊的課桌椅和完善的教學設備令人一時忘記身處廠區。方海力摸著嶄新的課桌椅介紹道:“為了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環境,公司專門規劃出這塊采光通風都好的空間,桌椅、空調、教學設備全部配齊,孩子們的一日三餐也由公司食堂統一提供和免費供應。”
“蔣老師,這道數學題我做不來,您給我講講呢?”“好嘞,這道題應該……”教室內,蔣汶芳和田小雨彎下腰,一邊拿著筆在書本上勾畫,一邊認真地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孩子們講解暑假作業。
大學生志愿者給學生輔導作業。
“前兩年我們主要靠外聘老師,?今年?,共青團安岳縣委了解到我們的需求,將‘愛心蜀托’公益性暑假托管班落地到我們這兒,精準選派了這兩位優秀大學生來全職帶班,解決了專業師資問題,也增添了課程的趣味性和科學性。”方海力表示,這些志愿者老師經過培訓,精心設計了科學豐富的課程體系,確保孩子們“托得住、學得好、玩得歡”。
“我們調研發現,鞋服產業工人上班時間較長,看護需求必須無縫銜接他們的工作時間。所以我們安排志愿者老師的上班時間完全根據企業生產排班來設定,早上開得早,晚上關得晚,確保員工無論早班晚班,都能安心把孩子送來、踏實去工作。”共青團安岳縣委副書記謝馨雨表示,只有精準匹配工人們的實際節奏,服務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
晚上7點,下班后吃過晚飯,劉方一手牽著剛下托管課的兩個兒子,一手指著幾步之遙的宿舍,語氣里滿是輕松:“我上班路上把他們捎來,下班順路接走,從車間到課堂再到宿舍,全程不超過5分鐘。孩子三餐都免費,托管也不花錢,再也不用在暑假操碎了心。”
講解暑假安全知識。
這種“零距離”的便利,是員工們最直接的獲得感。暑假期間,小孩跟著他們住在工廠,白天上托管班,晚上一家人住在夫妻房,可以輔導他們作業,陪他們玩耍。有些時候中午有時間,還會去看看小孩,給他們帶些零食和水果。
成效:“小課堂”托穩“大后方”
“‘廠房課堂’這一創新模式,真正實現了‘孩子開心、家長安心、企業省心’的多贏,也是共青團關愛‘一小’的具體實踐。”謝馨雨透露,近年來,安岳縣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區支持+企業參與”的公益托管新模式,致力于讓孩子們“托得住”,更在如何“管得好”、讓他們度過安全充實的假期上下足了功夫。近三年,共青團安岳縣委已牽頭開設各類公益托管班惠及超千人次,而“廠房課堂”則是服務向產業一線深度延伸的標志。
大學生志愿者給學生輔導作業。
方海力透露,“廠房課堂”三年來的運營成本已達30萬余元,包括水電、餐費、設施設備和教師聘用工資。但企業核算發現,每投入1元托管服務,能減少因員工請假帶來的10元以上的產值損失,“參與托管服務的員工滿意度達95%以上,這三年來員工穩定性也提升85%以上,這筆賬很劃算。”
孩子們的聲音,更直接訴說著這片小小天地的吸引力。
12歲的周思敏已經是“廠房課堂”的“老學員”。“這里更有意思,有老師輔導作業,還有好多小伙伴一起玩。”她對比道:“以前暑假在鄉下幫外婆干活,或者跟哥哥姐姐在家,很孤單。這里每天都有新活動,我更喜歡!”同樣12歲的廖洋則迷上了老師們組織的搶瓶子游戲和舞蹈課,“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這些樸素的評價,是托管服務最真實的勛章。
安岳縣開設在幼兒園里的公益托管班。
當流水線上的機器轟鳴聲與孩子們瑯瑯書聲、歡快笑聲在同一個空間和諧共鳴,安岳的“廠房課堂”生動詮釋了筑牢產業工人的“大后方”,就是守護地方經濟發展的“生產線”。這一方嵌在流水線旁的小小天地,托舉起的不僅是孩子們一個安全、充實、快樂的暑假,更是萬千產業工人家庭“穩穩的幸福”,以及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縣域扎根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氣。它為解決普惠托育“最后一公里”難題,貢獻了來自基層一線的“安岳智慧”。
全媒體記者 黃智微 陽洋 潘政吉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