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注意!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攜帶衛星基站和無人機設備,5分鐘內集結出發!”7月6日22:30,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指揮中心的無線電對講機里傳來急促的指令。此刻,海拔3200米的巴倫臺山區正被暴風雪肆虐,氣溫驟降至-15℃,9名失聯旅友被困在巴倫臺山已超過12小時。
據了解,7月4日,來自福建、江蘇、浙江、河南、河北、江西、內蒙古及湖南8省區的9名戶外徒步愛好者通過網絡自發組隊,從烏魯木齊出發,自呼圖壁縣白楊溝進入狼塔C線,計劃徒步穿越天山。然而在7月6日的行程中,團隊遭遇山區突發強降水,行進受阻,其中一名隊員通過衛星通訊設備緊急發出求救信號。
在接到救援指令后,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第一時間成立應急通信保障小組,派出5人無人機團隊(飛手2名、地勤2名、保障1名)及2輛應急車,攜帶無人機、衛星電話等設備,連夜趕赴現場。
次日,又增援2車2名技術骨干24小時值守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災情變化動態優化三套通信保障預案,確保搜救全程通信暢通。后勤組同步開通綠色通道,緊急協調衛星資源申請,為救援行動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圖為調測衛星便攜基站)
這是一場與惡劣環境的殊死較量,救援區域海拔超過3200米,氣候瞬息萬變:暴雨與冰雹交替來襲,山區瞬時風力超過9級;夜間氣溫驟降至零下,刺骨寒風令人寸步難行。面對極端環境,中國電信保障隊員與救援隊并肩作戰:在車輛無法通行的險峻路段,他們肩扛35公斤重的基站設備和發電機徒步挺進;夜間持續搜救至凌晨2點,僅以泡面、干馕充饑后又立即投入戰斗。
空天一體破盲區,智能裝備顯身手。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通信保障小組成員操作運行1臺長航時無人機,實施網格化搜索;同時部署1套衛星便攜基站,在零下氣溫的信號盲區也能實現4G/5G雙模覆蓋,保持90%信號暢通率,并應用北斗定位技術,最終將目標定位鎖定“啞巴營地”附近。
(圖為應急無人機組裝)
“通信保障是此次救援成功的關鍵!”現場救援指揮人員高度評價。7月10日11:32,經過85小時的連續奮戰,救援隊終于在信號盲區“啞巴營地”成功營救遇險失聯的9名戶外徒步愛好者,所有人員均無生命危險,目前已獲妥善安置。期間,中國電信的衛星便攜基站持續穩定運行,特別是在關鍵搜救區域實現信號全覆蓋,大幅提升搜救效率。
“找到被困者的那一刻,所有艱辛都值得!”參與救援的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隊員激動地說。此次緊急救援行動中,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以技術硬實力與團隊凝聚力,在極地環境中架起“生命信號塔”,彰顯了應急通信保障的先鋒作用。
(圖為“啞巴營地”找到被困人員現場)
(圖為調測衛星便攜基站)
中國電信提醒廣大戶外愛好者:開展登山探險活動時,務必提前報備行程,選擇正規開放路線,攜帶專業導航及通信設備,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如遇險情,請立即尋找信號覆蓋區域,使用衛星電話或撥打緊急救援電話,保持體力、原地等待,切勿盲目移動。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將持續完善高山應急通信網絡建設,為戶外安全保駕護航,但生命只有一次,冒險絕非勇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