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國際關系領域陡然爆發沖突。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在記者會上措辭嚴厲:"巴西拒絕被控制",直接駁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相關表述為"信息錯誤",宣告美巴貿易緊張陡然升級。
巴西政府迅速拿出了實質性的反制手段。一份最新公開的清單明確顯示,針對特朗普政府時期遺留并延續至今的鋼鋁高額壁壘(對進口鋼產品征收25%的關稅),巴西決定采取更強硬姿態。這次它不再停留于口頭抗議,而是直接瞄準了美國多個關鍵出口產品進行翻倍征稅,稅率提升至驚人的50%。此次反擊不僅覆蓋美國的特定農產品,被重點關照的領域還包括高科技電動車以及汽車零部件。巴西方面的行動清單寫得非常具體:從美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及某些關鍵部件,原本只征收10%的關稅,現在這個數字翻了一番,必須繳納20%才能進入巴西市場。對于美方的關稅壁壘,巴西這次回應的幅度非常精確,以50%的高額稅收回應了美國強加在鋼鋁產品上的四分之一稅率。事實就擺在那兒:巴西選擇了完全對等的強硬回應,一點也沒打折扣。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盧拉的講話信息量巨大。他不僅公開定義了巴西的目標是維護"經濟自主權",更史無前例地將一位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的言論定性為完全錯誤。他說得很直白:"特朗普總統的相關信息是錯誤的。巴西不會成為任何人的附庸。"這種直接點名且極具對抗性的表態,無疑給這場經濟爭端注入了強烈的政治火藥味。巴西此舉傳達的信息很明確——不再容忍被動接受單邊規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巴貿易關系在特朗普首次執政期間就多次經歷狂風暴雨。特別是2018年,美國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威脅"為由,對包括巴西在內多個國家的鋼鋁制品祭出25%的關稅大刀。這把大刀一直懸到了今天,成為兩國間一個長期摩擦源。盧拉曾在2023年與美國協商,甚至達成共識暫停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申訴,寄望于通過談判解決。雙方確實嘗試過磋商。2024年初,兩國成立了專門的高級別工作組,試圖解開這個鋼鋁關稅死結。談判桌上雙方你來我往,但最終都沒能談出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核心分歧就卡在一點:巴西堅持認為美方的高關稅毫無根據且嚴重損害了自身利益,必須完全取消;而美方則固守原有立場,堅稱此舉關乎本國產業安全和就業,不肯讓步半寸。所有努力都沒成功,裂痕反而越來越深。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巴西前所未有的強硬反擊,美國方面反應迅速而強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巴西的單邊報復行動令人深感失望。這根本無助于解決根本問題。"美方依舊咬住最初的理由不放——它聲稱有證據顯示巴西等國的廉價鋼產品已嚴重沖擊了它的市場和就業穩定。聲明暗示,巴西的對應措施不僅無效,還可能火上澆油,讓談判解決問題變得更加遙遠。
這場公開攤牌的嚴重程度,早已超越普通經濟摩擦范疇。盧拉政府面臨美國巨大壓力依然決定果斷出手,象征意義十分重大。這是巴西公開亮明立場,明確拒絕在經濟政策制定上繼續聽命于華盛頓。它清楚地向世界宣告:新興經濟體也可以、并且正在對西方老牌強國的單邊霸凌說"不"。這次交鋒發生在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多極化浪潮加速推進的關鍵節點上,更顯得意義非凡。這場對峙預示著一場重要的權力碰撞:美國是否還能憑借傳統優勢輕易主導全球貿易格局?答案是復雜的。以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群體實力不斷增長,追求規則話語權的意愿日益強烈,對固有秩序造成了實質性挑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直接挑戰美國的經濟權威,這場對抗沒有預演腳本。貿易戰一旦打響,巴西龐大的農業和資源出口部門將立刻暴露于巨大的風險之中。而美國方面,鋼業和相關產業的工人就業能否承受住政策搖擺的壓力也未可知。隨著貿易戰槍聲打響,巴西和美國都不可避免要承受各自的經濟創傷。
國際貿易博弈的硝煙彌漫開來之時,一個根本的問題浮出水面:是選擇走向更激烈的零和對抗?還是能夠重回溝通軌道,尋求彼此都能忍受的平衡?答案將深刻影響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與繁榮,更關系到未來國際格局的重塑方向。巴西的反擊是否打開了新的潘多拉魔盒,世界還需繼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